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提及以下几个影响:一、全国学生势力的大结合;二、反军阀及反帝国主义的兴起;三、社会各个阶层的觉醒。该历史事件
A.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D.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020-03-18更新 | 205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材料二   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过渡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
(2)根据材料二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史实,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学者指出:五四运动在思想上“还没有能够科学地分析批判以前历次革命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还没有能够从批判旧世界中找出新世界”,但在“实际行动上,已经对中国近代革命历史做了惩前毖后与承先启后的表示”。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
A.对新文化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起点
C.划时代的人民群众救国运动
D.近代空前的人民思想觉醒运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近代中国史就是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波澜壮阅,无论是太平天国还是义和团虽然都是农民起义,但都带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不过从历史潮流的角度看,太平天国则比义和团有更大的进步性。

材料二   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此伏彼起,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相继发生。但辛亥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

材料三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循环往复,缺乏内部动力突破传统框架,只有经过19世纪中叶西方冲击之后,才发生剧变,向近代社会演变。

——费正清、邓嗣禹《中国对西方的反应》


(1)为什么说太平天国和义和团“都带有民主革命的性质”?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太平天国则比义和团有更大的进步性”。
(2)结合史实,指出辛亥革命的“很大不同”和五四运动的“时代烙印”。
(3)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材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革命目标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
②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③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④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9-08-10更新 | 15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1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胡适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五四运动
A.唤醒了中国社会各阶层
B.遭到了北洋军阀镇压
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2019-06-15更新 | 144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景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这说明
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
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
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
D.陈独秀成为五四运动总司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和民主的光辉旗帜”是学者们对民主革命时期一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度概括。这场“斗争”应该是指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芮恩施指出:北京学生掀起了大事。千百年来,有组织的舆论第一次在中国发动了。在山东问题决定前后,由于学生的行动在先,商人同情继起于后,中国自觉了。对“中国自觉了”的理解正确的是
A.首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自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D.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全面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辛亥革命与义和团运动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五四运动所体现的“更新的时代烙印”是指
A.首次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由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领导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