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
2019-01-30更新 | 1751次组卷 | 5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B.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2019-01-30更新 | 780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女制男》是五四运动后流行于渭南的一首民谣: 大石桥,小石桥,母鸡踩着公鸡毛,母鸡打得公鸡跑。这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之后
A.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男女平等B.妇女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
C.妇女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D.国民素质得到普遍地提高
2019-01-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汾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毛泽东曾说:“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这一论述提出的背景是
A.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C.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深入工人群众中
5 . 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
①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给日本
②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③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的出路
④五四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19-01-04更新 | 163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称:“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宣言意在强调
A.各地学生纷纷响应北京的罢课
B.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C.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了革命运动
D.工人阶级给北洋军阀政府以强大压力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沪埠自青岛问题发生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取消密约为名义,开会演说,发布传单,纷扰业已多日,……本日因北京学生被捕消息传沪,晨间学生结团出发,先在南市要求商号罢闭,……于是俄顷之间,南市一律罢闭……(10日)有火车,轮船机工及钱业大司各均罢工之事,人心大慌。

——上海交通银行1919年6月5日、10日电函

材料二   曹陆章已令难免职,津埠本日开市,北京学界刻已筹议上课。……沪市各界,希悉力劝解。

——内务部1919年6月11日致沪市各界电

材料三   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2009年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同广大师生共迎五四青年节。胡锦涛强调,当代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对五四先驱最好的告慰,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让伟大的五四精神在振兴中华新的实践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青岛问题”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曹章陆已令难免职”说明了什么?

(3)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深入发展的表现。

(4)历史文化素养是人的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可以提升人的修养。某文化机构为考查青年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拟向全国征集考查选手文化素养的历史试题。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你五四运动为话题,仿照例子,设计相关问题,向该文化机构投稿。要求:问题简洁明了,指向性强。

例如,话题:辛亥革命

问题: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案:三民主义。

推荐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018-11-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盂县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C.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2018-11-13更新 | 376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省孝义市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0年5月4日,胡适撰文指出:“我们希望学生从今以后要注意课堂里,操场上,课余时间里的学生生活。只有这种学生活动是能持久又最有功效的学生运动。”胡适意在
A.反思五四时期社会风潮
B.指出五四运动得不偿失
C.阻止学生参与社会事务
D.赞扬青年学生爱国行动
10 .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2018-06-09更新 | 12619次组卷 | 151卷引用:【校级联考】山西省芮城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