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鲁迅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说:五四运动的风暴已过,“《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本质上反映了
A.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C.中国社会的革命任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新文化运动阵营本就“道不同、志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五四运动使形形色色的社团、学会、报刊,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学说竞相登台,外来思潮如民主主义、空想主义、社会主义,一齐涌入中国思想界;然后中国知识界将目光从美国转向俄国,社会主义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这一变化说明五四运动
A.使爱国救亡的民族意识全面觉醒
B.促进了知识界学习俄国成为共识
C.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导致民主共和的道路遭国人抛弃
2019-05-12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第--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固然是甲午战后中国社会变革的一大特色,…但此民族主义决非排他性的、狭隘的,而是建立在中国人希望加入国际社会作为平等一员的强烈愿望的基石之上,是中国重新定位自己及世界之思考的结晶。”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已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B.能与各战胜国平等分享胜利果实
C.力图树立全新与平等的国家形象
D.能客观理性地认识国际形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一个时代的节点,是千年荣耀的骄傲与近代百年屈辱的交汇点,中国知识精英在这个节点重新寻找方向,开始踏上救赎国家,救赎民族,乃至自我救赎的道路。材料中“一个时代的节点”指的是五四运动
A.走上了工农联盟道路
B.引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C.发展了三民主义思想
D.指明了民主革命新方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019-05-05更新 | 917次组卷 | 2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7月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近代史上的这场运动,学者将其价值概括为三种“真精神”——“民众自决的精神”“社会制裁的精神”“学生牺牲的精神”,另外还有三个方面的实际影响—“思想改革的促进”“社会组织的增加”“民众势力的发展”。这场运动
A.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7 . 危机公关是公共关系活动中日益引起重视的生存策略,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 通过翻捡当时《申报》《国民日报》等大量珍贵史料,笔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由精英领袖发起的,爱国学群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自发组织的,采取以“非暴力”为主要手段的爱国学群运动。在这场“活剧”中有关各方争先恐后之“镜像”跃然于纸上。

——据《近代国家危机中的政府、社会与外交》

材料二   1929年,经济危机到来,各国匆忙应对:

美国

英国

法国

1930年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特特一霍利关税法案》将2万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53%.…罗斯福新政时放弃金本位制度,实行美元贬值。

1931年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后来又规定:…帝国内部各邦的货物彼此实行优惠税率,形成区域集团贸易圈。

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三   当今世界,“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并存。……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此起彼伏。……新时代的“哈姆雷特之问”,正悄然把引领世界的希望寄托中国。……

中国给世界提供的真诚良方是:打造开放共赢合作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独立自主搞好“自转”,又合作共享做好“公转”。

——据《让中国梦与世界梦在共同命运中交相辉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中,国人应对外交危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三国应对危机做法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5年5月,胡适在一篇纪念五四运动的文章中凄然感叹,“这年头是‘五四运动’最不时髦的年头”,因为“‘五四运动’的意义是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使得个人解放,个人解放产出的政治哲学是所谓个人主义的政治哲学”。这反映出
A.团结抗日已成为当时民众的共识
B.胡适主张五四精神要与时俱进
C.国民党文化专制引发知识界不满
D.个人主义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9年,李大钊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说:“我们青年应该到农村里去,……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他们的苦痛,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苦痛。”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B.借鉴苏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经验
C.团结工农大众以组建革命统一战线
D.倡导知识分子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梁启超曾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生活在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那时的中国民族独立受到严重侵害、主权不断丧失。……他领导的辛亥革命,过去了一个世纪,它的火种穿越百年,世代传承,续写民族富强繁荣的辉煌!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用百年锐于千载,百年成就未来来形容,也不为过。

——摘自新华网

材料三   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它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庚申圆明园之变”和“台湾既割”分别与哪两次战争有关?请列举中国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抗争与探索。(列举其中两件大事即可)
(2)材料二评价辛亥革命的功绩是“百年锐于千载,百年成就未来”,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阐释。
(3)材料三反映出与辛亥革命相比较五四运动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它“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