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五四运动后,列强对中国民间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外交官芳泽谦吉到中国来要先拜访学生代表,代表英美法三国到中国来组织新银行团的拉门德,花费了大量时间征求中国各民众团体的意见。这从侧面表明 (     
A.列强对华外交的重心转向民间B.五四运动推动了国民公民意识的觉醒
C.中国主要矛盾已变为阶级矛盾D.民众的态度可以左右政府的对外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大学生领袖傅斯年曾说“若说这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我对这五四运动所重视的,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在傅氏看来,五四运动
A.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B.对广大社会民众进行了有效动员
C.唤醒青年学生对独立人格的追求D.体现知识分子对救亡之路的探索
3 . 如表是《新青年》第7卷(1920年5月1日)中关于劳工状况调查的部分文章的作者和篇名。据此可知
作者篇名作者篇名
陈独秀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李昆无锡各工厂劳动调查表
许元启唐山劳动状况(二)杨窿陶天津造币总厂底工人状况
铁民江苏江都劳动调查表高语竿芜湖劳动状况

A.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B.工人阶级的影响力提升
C.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中共早期组织已经成立
4 . 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思想界这一状况
A.表明使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B.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
C.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D.是基于对五四运动的反思
2021-12-11更新 | 22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新泰一中老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一次纪念大会上讲道:“(它)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次大会纪念的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国民大革命D.西安事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人猛烈批判传统文化,强调新旧、中西文化水火不相容。五四运动后国人的心理紧张和焦虑明显舒缓,不再有人重提“文化危机导致亡国灭种”类似的“危言”。国人文化自信力提升主要得益于
A.民主与科学的洗礼B.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民族主义运动高涨D.马克思主义的开始传播
2021-03-27更新 | 862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这表明五四运动( )
A.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B.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
C.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D.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
2020-12-29更新 | 514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8 . 1919年6月19日,吴佩孚致电北京政府,要求政府“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下对该电文所指的历史事件,分析错误的是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是诱因B.新文化运动开始兴起
C.促成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D.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所示为1920年5月4日胡适等发表的文章《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并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B.作者反对学生参与社会事务
C.五四运动产生负面社会影响D.该认识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10 . 1920年5月梁启超作《“五四纪念日”感言》一文,谈到他对“五四”的价值判断和思考:“吾以为今后若愿保持增长‘五四’之价值,宜以文化运动为主而以政治运动为辅。”梁启超的认识客观上有助于
A.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B.提高国民的爱国觉悟
C.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D.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