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胡适在评述某一历史事件时说:“荒唐的中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该事件是
A.辛亥革命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南昌起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此事标志着中国
A.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B.取得了反帝斗争的胜利
C.工、商、学建立统一战线
D.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历史的整理与总结须以事实为前提。以下是某同学在学习五四运动后进行的知识总结,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巴黎和会是引发五四运动的根本原因
C.中国政府最终签署了《凡尔赛和约》
D.在运动中起领导作用的是中国共产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毛泽东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中把“五四”新文化运动定性为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分界线,形成了权威阐释。这种阐释强调了“五四”新文化运动
A.是一场具有思想启蒙的文化运动B.在反对封建思想上的启蒙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D.在革命思想意义上的启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19年6月12日的《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记载:“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说明
A.学生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要力量
B.北京仍是五四运动的中心
C.南京国民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D.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但未能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一个保护国。在这过程中,它反而把中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新的高潮”(  )
①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 ②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
③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的“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一场
①反帝爱国运动
②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③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17-12-20更新 | 17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年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23年,有文章评价四年前发生在北京的一场运动,说其“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步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此文最有可能评价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19年)启蒙借救亡运动而声势大涨,不胫而走。救亡把启蒙带到了各处由北京、上海到各中小城镇;启蒙又反过来给救亡提供了思想、人才和队伍。”这段评述可用来说明
A.新文化运动奠定了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B.五四运动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C.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提供人才和队伍D.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相互推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以下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①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②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③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④中国社会性质正在发生质的转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