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革命的内容和影响及根据地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31年2月,共青团中央通过《苏区中央决议》决定开展共青团员礼拜六活动,星期六一天组织共青团员援助红军家种田,为红军运军粮、挖战壕,送枪械,并创作了歌曲《共产青年团礼拜六》该活动体现了(     
A.国民党“围剿”政策的失败B.根据地生产力大幅提高
C.患难与共的长征革命精神D.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
2 . 1932年12月1日,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正式明确规定了红军公田留置数额。各乡红军公田数目,经由县苏维埃、省苏维埃层层汇总审核,报与中央。红军总政治部根据外籍红军人数和各县公田数统一协调,分配给家在白区的红军。这展示出(     
A.中共强大的革命动员能力B.红军经济上完全自给自足
C.白区民众积极投身土地革命D.苏维埃政府落实三三制原则
2023-03-31更新 | 799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指出:“必须在农村中广乏的加紧苏区内的体育运动,以锻炼工农的体魄养成牺牲勇敢威武的革命精神……因此苏区内关于瞄准打靶、跳高跳远、足球、平台担架等必须逐渐提倡成为广大群众的游艺。”由此可见(     
A.体育运动提高了民众的民族意识B.竞技体育成为社会上流体育活动
C.体育运动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D.边区政府发动群众开展体育锻炼
4 . 1934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和粮食部联合发出“节省三升米捐助红军”的号召。群众积极响应,有粮的捐粮,无粮的捐钱:家住苏区本地的干部,留下“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的佳话。这场节省运动
A.是革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B.是红军在战略转移中的应急举措
C.奠定了民族战争胜利的基础D.体现了群众投身土地革命的热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6年,江西农民协会会员达到五万多人,湖北全省已有二十万人。到1927年2月,湖南“有组织的农民群众已二百万。”上述现象
A.表明民主革命新道路开启B.为红色政权建立奠定基础
C.推动解放战争胜利大进军D.为土地改革开展创造条件
6 . 下图漫画名为《选举运动》,画中所描绘的有力的大手握着一把大扫帚,将“贪污”和“官僚”扫出“苏维挨”大门。这些举措
A.提升民众的民主自治意识B.说明解放区注重廉政建设
C.践行抗日政府的政治构想D.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
7 . 1933 年的春耕生产运动中,瑞金武阳区“发动了生产比赛.家与家比,屋(小村)
与屋比,村与村比,乡与乡比,比什么?比耕耘, 比肥料,比杂粮蔬菜种植”。武阳区开展生产比赛意在
A.动员群众进行土地改革
B.为战略转移作重要准备
C.激发苏区农民革命热情
D.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2022-04-21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新高考基地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8 . 20世纪30年代,湖南苏区编写的《赤色初级国语教科书》中写道,“谁是世界的创造者,只有我们劳动的工农","吃了饭,要做工,若是不做工,便是寄生虫”。苏区列宁小学在国语课中传授理化、生物等生产劳动知识,歌颂穷动。据此可知,苏区的学校教育
A.突出科学课程的重要地位B.推动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C.适应苏区土地改革的需要D.注重树立学生劳动价值观
2022-02-20更新 | 72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