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革命的内容和影响及根据地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乡村建设运动是在20世纪初中国农村经济走向衰弱的时代背景下,以乡村教育为起点,以复兴乡村社会为宗旨,由知识精英推进的一场乡村社会改造运动,知识界的普遍认识是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实验区有1000多处。各主要乡建团体所进行的工作基本上都包含政治改革、文化教育、科技改良和推广、卫生保健、组织合作社、移风易俗、自卫保安等内容。突出代表是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领导的邹平乡村建设运动。

梁漱溟在1928年开始提出“乡治”的主张,到1931年完成了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他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出路是搞所谓“乡村建设”,即依靠“乡村自治”组织,来建立“乡村文明”。1931年,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开办了乡村建设研究院,搞“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是建立“乡农学校”;二是建立“乡村自卫组织”;三是建立“合作社”,进行农业技术改良。他说:“共产党闹的最厉害的地方,单靠军队去剿是不行的”,“要想消除共产党的农民运动,必须另有一种农民运动代替才可以”。

       ——摘编自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乡村建设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乡村建设运动”?
2023-01-18更新 | 28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1931年11月,中共临时中央通过的《职工运动决议案》强调:“应宣传苏维埃区域及苏联的工人生活,宣传苏联五年计划与中国工人的关系”。目的在于(     )
A.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B.推动马克思主义在白区的传播
C.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做准备D.大力宣传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
3 . 1933年9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信用合作社标准章程》规定:社员可以极低利息贷款,“以发展生产临时周转或特别用途,经管理委员会认为必要者为限”“每期纯利,以50%为公积金,10%为管理委员及职员之奖励金,10%为办理社员公共事业,30%照社员所付利息额为标准比例分还社员之借款者”。这些金融措施的实行
A.有利于为革命提供物质储备B.推动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
C.体现出红色金融体系的完善D.消除了农民的经济债务负担
2022-05-02更新 | 25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百所名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20世纪30年代前期,在广大苏维埃地区,“没有人敬神,菩萨都烧了,庙宇礼堂变成了农民工人士兵的政府办公室,或者是游戏场;许多农民的家里以前供养家神‘天地君亲师’位的,现在都换以‘马克思及诸革命先烈’”。据此可知,苏维埃地区
A.社会习俗得到彻底革新B.农民革命意识高涨
C.政权建设已取得了成效D.反动势力已被清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的导向很明确:一是宣传土地革命,二是宣传抗日救亡。这是由于
A.国共对峙和日本侵华的时局B.“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
C.民族矛盾成为中国主要矛盾D.全民族联合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6 . 20世纪三十年代,闽浙赣苏区根据地推出多项措施,如首先创立股份制,发行红色股票;实行对外开放的边贸政策,形成几条对外贸易的路线;成立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等。这些措施
A.促进了根据地的巩固发展B.是对苏俄经济政策的有益借鉴
C.粉碎了国民党的军事围剿D.激发了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
2021-05-07更新 | 412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