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革命的内容和影响及根据地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32年12月1日,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正式明确规定了红军公田留置数额。各乡红军公田数目,经由县苏维埃、省苏维埃层层汇总审核,报与中央。红军总政治部根据外籍红军人数和各县公田数统一协调,分配给家在白区的红军。这展示出(     
A.中共强大的革命动员能力B.红军经济上完全自给自足
C.白区民众积极投身土地革命D.苏维埃政府落实三三制原则
2023-03-31更新 | 799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苏区时期,鉴于小商品经济的“两重”性质,苏维埃政权肯定其积极的一面,提出了保护与鼓励的政策。同时,中共认为农民投入到市场活动,是小生产者的商品生产,为防止新的资本主义剥削,苏区要以公有经济为主要方向,经过长期发展以逐渐对私人经济占尽优势并取得领导地位。由此可推知,苏区时期的小商品经济政策(     
A.服务于苏维埃统治需要B.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
C.旨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有利于保障战略物资的稳定供应
3 . 20世纪30年代初,长汀被誉为“红色小上海”,兴办了中央苏区半数的公营、私营企业,每天的外来商贩最多时达千余人。“红色小上海”的诞生(     
A.摆脱了“左”倾思想的束缚B.打破了南京政府的军事封锁
C.丰富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经验D.借鉴了当时苏联的经济模式
2023-03-08更新 | 384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在中央苏区,俱乐部是以政治动员为目标,进行政治文化学习与文娱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1933年的统计显示,苏区乡村共有俱乐部1917个,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近10万人,城镇中俱乐部更加普遍。据此可知,该时期的俱乐部活动(     
A.照搬了苏联的工作经验B.回应了革命斗争的需求
C.扭转了苏区的发展态势D.弘扬了竞技体育的精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列举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次阅兵。这些阅兵
时间事件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时的阅兵
1933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八一”阅兵
1934年1月22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时的阅兵
A.沉重打击了南京政府的嚣张气焰B.有力回击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径
C.极大激发了红军士气和革命信念D.积极巩固了红军反“围剿”的成果
6 . 为打破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政府发行公债,龙岩县群众踊跃购买,共认购了13000多元,远超过原定8000元的销售计划。该县农民还积极用现金缴纳农业税,一些可以不缴农业税的贫苦农民也主动要求缴税。促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繁荣B.革命力量的壮大
C.政治认同的增强D.斗争形势的变化
7 . 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上,共产国际对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问题给予了肯定,并在1929年的“十月来信”中要求中国共产党巩固并扩大游击战争,加强对农民运动的领导。这表明共产国际
A.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B.看清了国共敌我力量的悬殊
C.促进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D.反思了左“倾”错误的倾向
2022-05-09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下图漫画名为《选举运动》,画中所描绘的有力的大手握着一把大扫帚,将“贪污”和“官僚”扫出“苏维挨”大门。这些举措
A.提升民众的民主自治意识B.说明解放区注重廉政建设
C.践行抗日政府的政治构想D.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
9 . 1931年发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税则》规定,苏区商业税从资本200元起征,分13个等级累进征收,税率在2%~18.5%之间。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维护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B.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打击四大家族的经济垄断D.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开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