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德国学者傅吾康在《一百来年的中国革命,1851—1949》中这样写道:“抗日战争被认为是1927年中断的革命战争的复活,甚至蒋介石也照孙逸仙的意思谈论战争对民族革命的重要性。因此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这说明(     
A.抗日战争是国民革命的延续B.民族矛盾化解两党分歧
C.国共两党阶级立场发生变化D.民族主义精神的高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甲午战后十八省举人“公车上书”痛陈利害;五四运动期间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也有广大工人;抗战时期,全民抗战同仇敌忾。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中国(     
A.资本主义曲折发展B.革命力量逐渐壮大
C.民族意识不断觉醒D.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2022-08-29更新 | 620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丰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40年9月国民政府颁布了《忠烈祠设立及保管办法》与《抗敌殉难忠烈官民祠祀及建立纪念坊碑办法大纲》,在重庆、云南、湖南等地为抗战烈士建造忠烈祠和纪念碑,每年举行“国殇”之祭。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A.弘扬中华传统文化B.加强对意识形态控制
C.振奋国人抗战精神D.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
2022-08-14更新 | 45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这期间,他们留下的家书,成为研究那段可歌可泣历史的重要资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在外,大家都是为着抗日的,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庭,为着自己的未(来)做事……现在说起到达北方,使用(实行)国共合作、释放一切政治犯,联合(了)许多抗日友军,国家已经和平。

——红军指战员钟士灯致父母(19374月)

这是个大时代,你要踏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我当然要助成你的志愿,决不能因为“舐犊之爱”而掩没落我们的民族意识。但愿你虚心学习,早就一个强健而又智慧的现代青年,来为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旅菲华侨王雨亭致儿子(19396月)

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缅甸),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戴安澜将军致妻子(19423月)

二月间我们全处在反扫荡中……敌人的残酷依然如故,新的花样就是放毒……因为毒伤,老百姓恨死了一些人,伤到很多。女县长刘湘屏中毒非常厉害,全身发烂,皮肤掉了三分之二。

——八路军左权将军致妻子(19424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家书的史料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周易》“自强不息”一语随着时代演进不断被赋予新的思想内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强不息”语出《周易》,强调君子应效法天道具有永不停息的品格。北宋庆历新政以来权臣除弊革新的诉求愈加强烈,思想上则轻天重人。王安石说“君子之道始于自强不息”,司马光言“君子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也”。南宋朱熹指出:君子“不以人欲害其天德之刚,则自强而不息矣”。南宋杨简借鉴禅宗心本论认为“自强不息”并非人法天之刚健而行,而是天道在人心当中的流露。

——摘编自张涛《〈周易〉“自强不息”的历代诠释》

材料二   根据地大多处于数省交界的穷乡僻壤,地瘠民贫,长期战争耗费巨大,国民政府停发八路军和新四军军费,日寇的扫荡,1942年陕甘宁边区陷入了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带领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经过采取开荒种植、养殖、纺织、设厂和经营合作社等措施,根据地粮食基本实现全部自给,硕果累累。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在极为复杂和艰难的条件下,创立了中共中央党校、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医科大学等三十多所干部学校。

——摘编自蒋森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念》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自强不息”的思想内涵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发扬“自强不息”精神的背景及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题为《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的谈话中表示“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全国国民要认清,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该谈话
A.说明国民政府拟实施全面抗战路线B.表明蒋介石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C.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D.有利于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忻口战役是抗战初期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由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统一指挥,战部队包括晋绥军、国民党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共计20余万人。战役历时二十一天,中国军队伤亡十余万,首创歼敌逾万的纪录。忻口战役突出反映了
A.中日两国的军事实力对比悬殊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作用
C.正面战场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D.持久抗战方针产生了积极效果
8 . 1937年8月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这表明
A.国共两党意识形态已取得一致B.国民党积极推动合作抗日
C.共产党的努力促成了联合抗日D.新三民主义成为抗日基础
2020-08-3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抗日战争中,几乎所有国民党战区都有苏联军事顾问,唯独在中共领导的军队里没有苏联顾问,即使是苏联记者也只有征得蒋介石本人的同意才能进入中共区域。这说明,当时
A.苏联对中共的政策发生了转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受到冲击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出现了分歧
D.蒋介石极力防范中国共产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