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日罗店第四军溃退,但左右各部队未动摇,故未致大害。保定阵线如常,山西平型关幸获大胜,此晋局转危为安之机乎。”该材料表明
A.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B.全民族抗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C.平型关大捷增强其抗战信心D.正面战场不再是抗战主战场
2020-01-19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8-19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远征军将士入缅对日作战,抱定了“出国远征,宁肯战死沙场,也不能丢中国人的脸”的决心。戴安澜将军在致家人的信中写道:“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远征军入缅作战是在( )
A.北伐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41 年12 月24 日至1942 年1 月15 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 年12 月7 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
A.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主战场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D.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美国《时代》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其中粉碎了日本侵华时间表的是
A.卢沟桥抗战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
2019-08-15更新 | 1615次组卷 | 147卷引用:2011届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朱自清在《这一天》中说:“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抗战胜利指日可待。”“抗战胜利指日可待”的根本原因是
A.中华民族实现了全民族团结抗战
B.有国际力量的支持
C.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D.日本是小国,资源匮乏
2019-08-13更新 | 486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2019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本……侵华策略”。这次会战指的是
A.徐州会战
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7 . 1937年中国剧作者协会创作了一部三幕剧,这三幕分别是“暴风雨的前夕”“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全国的抗战”,该戏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东北沦陷
B.七七事变
C.百团大战
D.日本投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百团大战”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百团大战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
B.侵华日军老兵回忆录
C.历史论著中对百团大战的描述
D.电影作品《百团大战》
2019-04-01更新 | 341次组卷 | 23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黄埔军校招考新生的录取率,1935年仅为7%,而1940年则高达80%以上;1937年黄埔军校的报考标准从高中毕业降为初中毕业甚至肆业。这些变化反映了
A.战争形势需要大量的军事人才
B.黄埔学员的素质不断提升
C.黄埔军校培训能力的大幅提升
D.社会的整体文化水平下降
10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八一三事变的爆发
C.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