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2012·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 .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2019-01-30更新 | 748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上海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1936年,沈钧儒等人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强调“中国共产党于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该“主张”最早见于
A.“八一宣言”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国共合作宣言 ”D.《论联合政府》
3 . 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2017-08-04更新 | 3059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江苏卷精编版)
4 . 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7-07-02更新 | 1397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天津卷精编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他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② 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112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高考真题历史卷
2011·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6 .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D.八一三事变以后
2019-01-30更新 | 121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浙江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在一次会战中,国民革命第十八集团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2019-03-29更新 | 1082次组卷 | 32卷引用:浙江省2015年10月普通高中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D.武汉战役
2019-01-30更新 | 1604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上海的炮声应该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2019-01-30更新 | 50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