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 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2 . 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
C.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支军队是
A.八路军B.新四军C.义勇军D.抗日联军
4 .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请回答: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2)局部侵华战争何时开始及其事件?全面侵华战争合适开始及其事件?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2019-01-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大成高级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抗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
2018-12-23更新 | 135次组卷 | 25卷引用: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曾表明抗战不是一年半载可以了结之事,必须“抱定三年五年如一日的精神……铲除短期得失之念,不致因小胜而浮,因小败而丧气”。“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段话主要说明
A.国民党承认中共政权的合法性
B.国民党认识到人民抗战力量的重要性
C.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7 .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要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挑选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

请根据下面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

(1)请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图一和图三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根据图三、四提供的信息,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图四反映的史实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8 . 如图直观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国共合作推动第一、二次革命高峰的出现
B.第一次低谷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第二次革命高峰是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D.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
2018-11-01更新 | 564次组卷 | 18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除日本侵略者占领的沦陷区外,使用“民主”科学”“西化”等词语逐渐减少,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提倡日渐突显。这主要表明
A.传统文化保守主义复兴
B.民主科学作用日益弱化
C.民族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D.殖民奴化教育范围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是较早向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外国记者。1937年10月,其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1938年12月,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更名为《西行漫记》。其改名原因最有可能是
A.凸显延安的抗战中心地位
B.便于该书在中国顺利发行
C.准确界定采访活动的区域
D.遵循新闻采访的中立原则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