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从2017年开始,“8年抗战”一律修改为“14年抗战”,下列哪一项不能为这一修改提供延长的依据:
A.中共发表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B.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核心
C.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使喜峰口失而复得D.十八集团军奋战在长城内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39年12月初,阎锡山配合蒋介石在山西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制造了“十二月事变”。面对这一形势,朱德、彭德怀领导八路军在进行坚决反击的同时,根据中央指示,主动把吕梁地区的大部分地区让给了阎锡山,中共只控制一小部分地区和一条通道。这反映出
A.共产党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共产党的局部反攻严重受挫
C.国共合作抗日面临彻底分裂的危险D.敌后战场与沦陷区犬牙交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8年至1945年,国民政府建立起一整套从营造、入祀、公祭、日常管理到调查统计的国家忠烈祭祀制度。普设“忠烈祠”涵盖了国民政府所认可的辛亥以来所有烈士但以抗日烈士为主。这一制度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控制B.激发国人的抗战精神
C.促进对辛亥革命的研究D.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
4 . 1939 年的陕甘宁边区医院,门诊、取药是免费的,轻病者三餐白米饭,休养者每人一毛的菜钱,病重者有牛奶、鸡蛋。绝不以金钱的有无来决定病人的诊视。医院的这些规定
A.反映了其维护人民健康的宗旨B.推动了抗日战争逐步取得胜利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体现了三三制民主原则的落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只依靠政府军队抗战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
2020-03-19更新 | 134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1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卷
6 .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是
A.全民族共同抗战B.国民政府组织得力
C.国际同盟的援助D.武器装备精良先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曾表明抗战不是一年半载可以了结之事,必须“抱定三年五年如一日的精神……铲除短期得失之念,不致因小胜而浮,因小败而丧气……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全面抗战路线成为国共的共识
C.国民党放弃了片面抗战路线D.国共抗战策略有一定的一致性
8 . 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日罗店第四军溃退,但左右各部队未动摇,故未致大害。保定阵线如常,山西平型关幸获大胜,此晋局转危为安之机乎。”该材料表明
A.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B.全民族抗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C.平型关大捷增强其抗战信心D.正面战场不再是抗战主战场
2020-01-19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吴相湘教授在评价抗战时期某次会战时说:“在上海和日军施行阵地战似不得计,但从全国地形来看,如果当时在黄河流域与日军作战,还不如在长江流域利用湖沼山地作战比较有利。”下图就是拍摄于这次会战的一张照片。此次会战是(  ) 

A.太原会战B.淞沪会战C.武汉会战D.徐州会战
18-19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远征军将士入缅对日作战,抱定了“出国远征,宁肯战死沙场,也不能丢中国人的脸”的决心。戴安澜将军在致家人的信中写道:“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远征军入缅作战是在( )
A.北伐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