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滔天罪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

——摘编自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三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苏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引自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对近代中国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日军侵华罪行。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日本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此观点全面吗?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 . 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东史郎在著作《一名士兵在南京大屠杀中的体验》一书中,揭露了当年侵华日军所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他在其著作中写道,一名侵华日军头目在南京大屠杀中,将一名中国人装在绑有手榴弹的邮袋中,浇上汽油点燃后扔到水中,在水中爆炸身亡。

材料五:靖国神社是日本祭祀明治维新以后历次战争中死亡军人的场所。根据日本“靖国神社法”,该神社具有宗教法人的资格。神社内供奉着明治维新以来约250万日本军人的牌位,其中包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

(1)据材料一、二、四,说一说日本在侵华过程中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2)材料三所示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有何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五,靖国神社作为宗教团体,竟然供奉着东条英机等二战的甲级战犯的牌位、遗物,这说明了什么?

2017-12-17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一政治史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作业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

—摘编自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日本在194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苏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这样。

—引自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列举日军侵华罪行。

(2)材料二中认为日本战败的原因是什么?试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他原因进行补充。

2017-12-1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总有些历史我们不能忘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已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

材料二   1937年8月28日下午2时,侵华日军6架轰炸机窜至上海火车南站上空,炸死难民200余人,炸伤500余人。上海《立报》有如下记载:“死者倒卧于地,伤者转侧呼号,残肢头颅,触目皆是,血流成渠……景象之惨,无以复加。”下图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

材料三   日本帝国主义自称侵华战争是为了“自存自卫”和“东亚之安定”,发动战争的目的是“排除美英之暴政,使东亚恢复其明朗之本来面貌。”视自己为亚细亚受压迫民族的解放者。

材料四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四年抗战”的起止依据。
(2)材料二中图片中景象发生在那一次战役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战斗的意义。
(3)针对材料三中日本人的无耻说法,请你用日军在中国的具体暴行进行反驳。
(4)根据材料四,分析中国抗战胜利的意义,并指出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95日《解放日报》社论:                 《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个例子说明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
2017-11-2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与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一页。

——引自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5年9月3日)

材料二由九一八事变到现在,国民党反日反帝的假面具,已经完全为铁的事实所粉碎,……中国共产党号召福建的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立刻自动的组织起来,……联合革命的士兵群众同进攻福建的蒋介石部队与准备武装干涉福建的日本与任何帝国主义力量决战。

——摘自《中共中央为福建事变告全国民众书》(1932年2月5日)

材料三1936年8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为推动蒋介石联共抗日,在确保中共对苏区、红军领导的前提下,可以放弃苏区、红军的名称,并决定起草致国民党的信及关于对蒋政策的党内指示。

材料四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真正觉醒起来,全国各族人民焕发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中。在长达14年的战争中,不论是军人、工人、农民、商人、学生,不论是男人、妇女,不论是青壮年、老人、少年儿童,无不以各种方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们之中,有多少人血洒疆场,壮烈牺牲;有多少人毁家纾难,捐资破敌;有多少人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是“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的动人场面,到处是汹涌澎湃的救亡图存浪潮,到处是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壮烈景象。

请回答:

(1)“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一页。”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以来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罪行?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态度从反蒋抗日转变到联蒋抗日?

(3)根据材料四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重大意义?

2017-11-18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沉沦到复兴的历史转折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年12月22日:在清理安全区时,我们发现有许多平民被射杀于水塘中,其中一个池塘里就有30具尸体,大多数双手被绑,有些人的颈上还绑着石块。

1938年1月3日: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2000人被日本人刺杀,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绝对违反国际法;在攻城的时候,大约2000平民被打死。

——《拉贝日记》

(1)材料一中所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中国的哪个地方?结合所学知识试着再举出一例日军侵华的暴行。

材料二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

材料三1941年后,中国陆续派出10万人的远征军入缅作战,沉重打击了日军。下图为中国入缅远征军所获战利品——日军关防大印印案。

(2)据材料二、三所提供的信息,分析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

材料四

(3)结合史实,为上图撰写说明(包括两幅图的寓意、“今昔”变化原因等)。

材料五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发布了一项结束战争的诏书,9月2日,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投降书。在经过年抗战后,中国终于胜利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它已完成了最漫长的反侵略和反极权主义的抗战。

——徐中约《1600—2000年中国的奋斗》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它已完成了最漫长的反侵略和反极权主义的抗战”这句话的理解。

2017-10-2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材料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节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在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军除南京大屠杀外,还对中国人民制造了哪些滔天罪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抗战胜利为什么“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3)材料三中“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是在哪一条战线指引下开展的?军事上,国共“共御外敌”经典之作是哪一次会战?

2017-10-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二   山东青岛余美红老师讲南京大屠杀时,引用了她父亲说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材料三   田中正明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中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此书出版后,日本右翼分子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四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日本《东史郎日记》


请完成:
(1)依据所学知识,将上述材料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口传证据三类。
(2)材料三中田中正明的言论是否正确?你认为应当怎样评价这一言论?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东史郞和渡部升一的基本立场有哪些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017-10-02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2014不是1917,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做榜样。我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的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摘自凤凰资讯

材料二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1)材料一中提到的“1894年”中日之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2)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在中国犯下了哪些违背“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的滔天罪行(请写出三例)?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7-08-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