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险峻的山川和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使四川在很多时候能够相对减缓中原乱时的破坏。成都平原始终保持了中国最重要粮仓的地位,甚至有人说“蜀多生五谷,弃之如粪土”。“蜀以锦擅名天下”,造纸业从唐代开始兴盛,两宋时期成都成为全国印刷业中心,纸币“交子”也出现在成都。四川的井盐业与矿冶及金属制造业也有悠久的历史,清代末期四川井灶大开,产盐达到了五亿斤以上。四川主要交通线交汇点所在的成都,自秦汉以来已经成为西南地区工商业中心,唐代有“扬一益二”之谚。四川在历史上曾多次作为进行统一战争的基地,多次作为中原人士躲避战乱、逃荒就食之处,而且四川的钱粮不断外运以接济其他地区。四川是西部南北交通的孔道,又是西南少数民族和汉族交往融合的地方,成为推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经济进步的重要基地。

——整理自刘方健、彭通湖《古代四川经济区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在全面抗战时期,四川逐渐成了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四川人民组织了各种救亡团体,创办了宣传抗日的刊物,仅成都地区进步报刊就有330余种。四川接纳了部分沦陷区的大学,这些大学在民族危难之际,克服重重困难,为抗战输送了许多人才。当时,四川担负着全国财政支出的50%,粮食的1/3,近50万人次民工服务于战争,积极开展献金运动和献飞机运动,合川县人民捐“合川号”战机4架。1944年,四川有工厂2382家,与国防工业有关的占60%以上,承担了巨额军工生产任务,从而保证了抗战的需要。1935-1940年,四川各族民工协同努力,兴建了川黔、川陕、川鄂、川滇公路,新修了30多个机场,川藏同胞肩挑背扛坚守川藏国际运输线,有力支援了前线抗战。川军抗日总动员约350万人,伤亡共计64万余人,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说:“川军的牺牲相当大,抗日卫国之功,殊不可没。”四川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这一伟大历史功绩必将永远镌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丰碑上。

——整理自周小粒、李鸿生《四川人民在抗战中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四川经济区的历史地位,并概括其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四川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作出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2023-02-25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同学对南京这座城市很感兴趣,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他首先搜索到下列几张图片。




(1)请将以上四幅图片与其名称相匹。(将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①图一: __________ ②图二:_____________
③图三:___________   ④图四:_____________
A.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B.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C.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时合影 D.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在对事件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小明继续进行史料的搜集,又找到了如下文字史料。

材料A: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 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

——2019年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B: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 西藏、青海。

材料C: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 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材料D:在与一个在组织、训练和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敌军的战争中坚持了八年,这 一顽强抵抗对于反轴心国的整个盟军的战争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美】易劳逸:《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


(2)请将四个材料与上述图片中的历史事件相匹配。(填涂材料序号)
①图一:材料____   ②图二:材料_______
③图三:材料_____ ④图四:材料________
(3)小明发现以上四则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你认为应该如何分?并说明理由。
(4)同样是对国民党的评价,材料 A 和材料 D 态度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
2023-02-0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光华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在这一过程中,中日甲午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中国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这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康有为曾这样评论:“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变局”。甲午战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层面进入制度层面,试图将传统的天朝上国整合为在现代国际社会中具有平等地位的民族国家。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一次民族觉醒的运动。中国外交代表在国际会议上面对险恶的国际环境说“不”,这在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外交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开创了一个敢于对帝国主义国家现有秩序抗争的先例。从中国近代革命史角度说,五四运动标志着近代中国的革命运动,将从旧民主主义时期转到新民主主义时期。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读本》

材料三   抗日战争大事摘录

时间大事
193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发表《八一宣言》
193612西安事变
1937922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526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1940820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1943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头上的不平等条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后中国民族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为重建现代民族国家所做出的积极努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2022-04-14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9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恩格斯189310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的合理性。
2022-01-01更新 | 541次组卷 | 35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7年冬,国府军事委员会在武汉召开军事会议。提出了“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的策略,建议“采取游击战与正规战相配合,加强敌后游击。”这个建议立刻引起了蒋介石的高度重视。蒋介石随后通令各战区,指示以三分之一兵力用于加强敌后游击,变敌后方为前方,开始了局部的游击战。193811月的南岳军事会议后,在中共的希助下,在南岳开办了游击干部培训班。中共派了30多名教员参加教学,主要以毛泽东关于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为指导,讲授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和政治工作课程。国府在抗战初期发动的敌后游击战,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互为精角,相得益彰,取得了多次作战胜利,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日。先后建立了太行中南部、中条山、吕果山、五台山、恒山等大大小小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但是国军开展的游击战争主要是作为正规战的辅助手段,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其作战方针亦不够明确在对抗日军围攻时出现游击战正规化趋向,大打阵地消耗战,因而损失惨重。从1939年起,国军执行限共、反共方针,与共产党军队频频发生摩擦。1941年,在“曲线救国"的幌子下,国军大批投敌,沦为伪军。到1943年,国军的敌后根据地已基本丢失。

——摘编自陈廷湘主编的《中国现代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游击战失败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2年春,美国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区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败俄国。”……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二战期间,美国虽然支持腐败的蒋介石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等

材料二: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期间美国援助中国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材料二中的观点?
2021-12-1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列强侵华,使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不断探索国家的出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思想认识的变化

时间思想主张出处
1894“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经国之大本也。……(日本)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1903“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1922“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孙中山谈话录

材料二   作为中国电影重要流派,献礼片对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主旋律,讴歌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影片
剧情简介《建党伟业》该片演绎了1911年至1921年共1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大体上由民初动乱、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建党三部分剧情组成《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故事《建国大业》该片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我和我的祖国》该片演绎了“开国大典、香港回归、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等7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思想主张的变化,谈谈你对孙中山革命的一生有何认识。
(2)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三中选取一部影片,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事件或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选取的影片名及历史事件或现象,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概述和评价简明扼要。)
8 .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国,提出了“大陆政策”的方针。据此回答问题。

(一)探究一   “大陆政策”第一步征服东北

日军本来叫嚣台湾“不过手掌大小之地,以一旅之众即可一举歼灭”,而实际上却出动了3个近代化师团共7万余人,动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村田式连发步枪、山炮、野炮,以及海军力量。日军本来以为一个半月就可以平定起义,实际上历时4个多月才勉强宣布“占领全台”在大小100多场战役中,4800多名日军官兵被打死,伤2.7万人,台湾军民以绝对劣势装备创下的这个歼敌数字,比日军在甲午战争正面战场上的伤亡数字多出了近一倍。


(二)探究二   “大陆政策”梦想之破灭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9月3日是我国首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无数英雄的中国人民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建立的不朽功勋!‘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对中国都有重要意义。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



(1)该图为日本“大陆政策”实施的第一步,请结合图片、回答这是哪一场战争,该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了台湾,台湾人民对此进行了英勇抵抗,结合材料说明此次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哪些民族精神?
(2)材料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抗日战争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21-11-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养马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1842829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1895417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190197

材料四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请回答:
(1)指出三则材料各出自哪一条约?他们的签订分别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2)材料一到材料二所反映列强侵华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三中所说的“诸国”进攻中国的时候,中国群众进行了怎样的抗争?
(3)对材料三的抗争进行简要评价。
(4)材料四是什么战争?罗斯福设想了什么结局?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1-11-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地地道道用鸦片染成的战争,尽管根本问题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材料三


照片《何应钦(左)接受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投降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请谈谈你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