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决定:“在处理农村纠纷中,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作出这一决定的时间是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022-06-22更新 | 7346次组卷 | 59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38年10月底,蒋介石发表《为国军退出武汉告全国国民书》,指出:“盖抗战胜负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量,号召全国同胞继续贯彻持久抗战、全面战争、争取主动之一贯方针,造成最后之胜利。可见,武汉会战
A.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B.推动了全面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C.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我中华”的计划D.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首次大捷
2020-11-19更新 | 292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日本战史资料记载,“八路军的斗志极为旺盛,共产党地区所有民众,连妇女,儿童都用竹篓帮助运送手榴弹”“对付中共军队,犹如切割根深蒂固的野草,费尽力气而又毫无成效,真正是无能为力”。这反映出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敌后战场形势发生转变
C.八路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主力D.全面抗战路线作用显著
4 . 1940年下半年,中国军队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该战役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抗战时期中国抗战电影海外传播一览表(部分)

据上表可知,抗战电影在海外传播
A.有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鼓舞了国内军民的抗战意志
C.表明政府注重国际形象的构建
D.体现政府与美苏关系更为密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 其主要原因是
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2009-11-15更新 | 1261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届黑龙江省鹤岗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表反映了1937年底至1939年底日本陆军总兵力与派往中国兵力的对比情况。这从侧面说明了
时间日本陆军总兵力派往中国兵力占总兵力的比例
1937年底24个师团21个师团88%
1938年底34个师团32个师团94%
1939年底41个师团34个师团83%

A.中国抗战的局面日益恶化
B.敌后抗战牵制了日军主力
C.日本的陆军兵力已经枯竭
D.中国持久抗战的效果显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东面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南为“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西为“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北是正面,为“胜利渡长江”,在它的两旁,有两幅主题为“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的浮雕。某校高一学生选择了以下三块浮雕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南昌起义                                                                                抗日敌后游击战



               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材料二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
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3年10个月零17天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8日1945年9月2日3年零8个月
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13年11个月零16天
苏联对日作战1945年8月9日1945年9月2日25天

——摘编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块汉自玉浮雕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战场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承担的历史使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抗日战争期间,《大公报》在报导某次战役时写道:“(1938年)3月31日午,敌虽鼓其余勇,但已无能为力,并逐渐坠入我大规模歼灭战之圈套中,鲁南伟大之歼灭战场面已揭开序幕,精彩节目,自当陆续其后也”。据此判断,当时《大公报》报导的这次战役应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37年7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此事发展的结果,不仅是中国存亡的问题,而将是世界人类祸福之所系。”这说明卢沟桥事变(  )
A.推动国民党响应共产党B.是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
C.标志着正式对日本宣战D.中国赢得国际社会同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