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41年7月1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的党内指示指出:“在目前条件下,不管是否帝国主义国家,或是否资产阶级,凡属反对法西斯德意日,提助苏联和中国者,都是好的,有益的,正义的,凡属援助德意日反对苏联和中国者都是坏的,有害的,非正义的"。这一指示意在(     
A.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B.赢得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支持
C.适应世界抗击法西斯的需要D.促成中美苏大国的团结合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38年1月,《新华日报》创刊。在整个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完全按照其发刊词宣称的“本报愿将自己变成一切愿意抗日的党派、团体、个人的喉舌”,以及“本报愿与全国一切志切救国的抗日的战士与同道,互相勉励,手携手地共同为驱除日寇争取抗战最后胜利而奋斗”的要求,千方百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圆满地完成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这说明《新华日报》
A.贯彻了党的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B.肩负着动员民众抗日的伟大使命
C.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舆论刊物D.推动相持阶段国共两党通力合作
3 .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边区政府,经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批准,边区政府定名为边区行政委员会。随后,边区各行署、县、区、村相继成立了各种形式的政权组织。这反映了
A.中国工农红色政权的初步形成
B.国民政府加强乡村政权建设
C.中共把抗战与政权建设相结合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扩大
2020-01-12更新 | 629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1所示,在抗日战争前期,边区的主要财政来源为外援,包括国民党统一拨款和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的捐款,由此可推知
表1:陕甘宁边区1937—1940年财政收入统计
项目1937年1938年1939年1940年合计
全部岁入%100100100100100
外援%77.251.6985.7970.582.42
其他%22.848.3114.2129.517.58
A.国民党对边区的支持逐渐加强B.边区开展经济建设的必要性
C.日军对敌后根据地的封锁失败D.边区财政主要依靠海外捐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抗战时期,新四军领导的淮南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与日伪政权的经济斗争中建立了自己的银行,发行抗币,驱逐伪币,稳定了根据地的经济形势。由此推论,抗币的发行有助于
A.配合国民党的正面战场B.缓解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压力
C.扩大共产党的阶级基础D.增强民众对抗日民主政权的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抗战时期海外华侨支援国内抗战情况统计表(部分)
时间项目数目
至1940年抗日救亡团体2000多个
至1940年捐献物资217架飞机,坦克27辆,卡车数百辆
至1940年捐献医药物资救护车1000多辆,输血1750立方公升,药物无数
1937——1941年侨汇55.7亿元(法币)
1937—1945年捐款50亿元(法币)
1937—1945年购买政府国债11亿元(法币)
1937——1945年回国参军参战4万余人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华侨捐献是抗战物资的主要来源B.追求民族复兴是华侨援助的动力
C.国际援助是抗战胜利的物资保障D.民族空前团结是扭转战局的关键
2021高三·全国·竞赛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是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侵华日军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武汉会战D.长沙大捷
2021-04-08更新 | 39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为1937-1943年间陕甘宁边区盐税收入统计情况。其中盐税占工商税收比重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年度税款(单位:券币)占工商税收比重(指教:1937100)
19371,868.50100
193849,247.5068.5
193929,895.5067.3
194044,060.0056.8
1941372,084.0046.3
1942489,576.0012.8
19434,471,490.0015.6

A.日本残酷的经济掠夺B.“双减双交”政策的实施
C.民族工业大量内迁D.自力更生运动成效逐渐显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
A.中国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B.抗日战争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D.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10 . 毛泽东对骁勇善战的彭德怀评价甚高,曾经赋诗颂扬:“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奔驰,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在1940年,“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指挥了
A.平型关大捷B.徐州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