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189年,恭王赵惇继任南宋皇帝,恭州改名为"重庆府"。处于两江交汇的重庆成为抵抗蒙军南下的重镇,延续了南宋王朝的统治。到明清时期,重庆发展为四川和西南最重要的商埠城市,川江上游各地商品汇集于此外运全国,而下游各地商品又溯江而上汇集重庆,再转运上游地区。重庆黄葛古道是重庆通往云南、贵州等地的一条陆上重要通道,是历代川黔商贾的必经之路。明清时期重庆的发展为以后重庆城市的近代化和商业中心地位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历史》

材料二   1939年1月,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以下简称南方局)在重庆成立。"皖南事变"发生后,南方局与国民党当局正面交涉的同时,将“皖南事变”真相公诸于众,迫使国民党最高当局作出“以后绝无剿共之军事”的承诺。南方局领导人周恩来等人常去民盟机关“特国”,积极支持科技界、工商界代表人士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南方局利用《新华日报》等舆论阵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对时局的主张,推动重庆进步文化界陆续创作和上演进步话剧242台,使以"抗战、团结、民主”为旗帜的抗战进步文化成为大后方文化的主流。南方局还积极与各国外交使团和国际友好人士接触,促成了1944年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和美军观察组实地考察延安。

——摘编自蔡律《战斗在国统区心脏的南方局》

材料三   重庆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中美合作所”重庆集中营旧批、刘伯承故居、重庆黄山抗战旧址群、宝顶山摩崖造像、钓鱼城遗址等55处;重庆主城有中国三峡博物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三峡移民纪念馆等5座一级历史博物馆。其中,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陈列品展示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革命文化、抗战文化和移民文化等。2021年,中国三峡博物馆接待量超过15万人。

——摘编自《重庆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历史上重庆地位提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开展活动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庆开展历史文化建设的作用。
2022-12-2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它反映出(     
序号曲目词、曲作者创作年代
1《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聂耳1935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曹火星1943
3《团结就是力量》牧红、卢肃1943
4《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冼星海1939
5《达到进行曲》麦新1937
6《游击队歌》贺绿汀1937
7《松花江上》张寒晖1936
8《毕业歌》田汉、聂耳1934
9《南泥湾》贺敬之、马可1943
10《歌唱二小放牛郎》方冰、劫夫1942

A.抗战时期是近代音乐艺术发展的巅峰阶段B.敌后抗日根据地转为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
C.抗战歌曲创作传唱成为抗日宣传主要方式D.抗战斗争为艺术创作提供源泉并历久弥新
2022-10-2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1年,余所亚在桂林创作漫画《消夏图》,图中人物是国民政府官员的形象。该漫画旨在
A.抨击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的态度B.反映和平建国已成为人心所向
C.昭示中国抗战必将取得最后胜利D.强调坚持持久抗战的正确主张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根据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规定》,明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突出的社会、文化意义。以下是重庆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与革命文化相关的部分名录。

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的批次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第一批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并入)
第三批“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含渣滓洞、白公馆等)
第七批刘伯承故居
第七批聂荣臻故居
第七批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
第七批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
第七批重庆谈判旧址群
第八批张自忠将军墓

——根据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整理


请选择上表中的任意一个文物保护单位,说明其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的理由。(要求:史实准确、理由充分、逻辑清晰)
2022-06-04更新 | 283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边区政报》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编辑出版的政府公报,于1941年11月15日创刊,每月一期,遇政事繁多,改出半月刊。如图为其第二十四期目次。由此可见《边区政报》
A.彰显了敌后战场的巨大作用B.密切了国共两党的关系
C.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D.引导了社会舆论的方向
2022-05-26更新 | 196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
6 . 1938年,抗日救亡漫画宣传队在武汉创办了《抗战漫画》半月刊。《抗战漫画》在武汉出版了12期,武汉失守后,在重庆又出版了3期,后来由于经费困难终止了出版。如图所示是刊发于《抗战漫画》第8期的一幅漫画《反攻》。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军队进入局部反攻作战B.日军逐渐丧失在华作战优势
C.正面战场取得一次较大胜利D.八路军在敌后大量消灭日军
2022-05-09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抗战爆发后,特别是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集中其陆军和海军的主要航空兵力,对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进行了长达近7年的战略轰炸,妄图以此彻底“摧毁中国的抗战意志”。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日本的战争罪行。这就要求国际学术界进一步挖掘史料,拿出成果,澄清疑虑,要求每一个有良知的历史学家深入研究日本侵略中国和亚太各国的历史,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戳穿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谎言。

二战结束以来,西方世界对中国和中国战场的地位作用却相当忽视。只有把包括中国抗战大后方在内的中国抗战历史放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去审视,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中去观察,任何不带偏见的人都会得出正确的结论,给中国抗战历史以应有的评价,还原其崇高的历史荣光。研究抗战大后方历史,通过各地保存资料的参照对比、梳理考证和重新解读,进一步研究抗战时期国共合作艰难曲折的历程,还原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真实,进而充分认识国共两党“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的经验教训,强化天下为公,民族至上的理念,推动两岸人民和执政党,实现民族和解与团结。

——据周勇《关于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面对轴心国集团的军事威胁和侵略扩张,1941年2月美英两国举行秘密会议确定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当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并未因遭到日本的攻击而转移其战略重心,仍坚持这一战略。这主要是由于
A.美国与英国的战略目标完全一致
B.中国持久抗战牵制了大部分的日军
C.日本战略重心仍在中国敌后战场
D.中国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后压力减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以下是某个日军军官在华北所写的日记中对于八路军的几点看法。据此可知,这些看法
八路军的战术很灵活,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八路军的宣传方面要强于日军,深得民心(甚至日军也被影响)
“三光政策”反而使百姓更加支持八路军
八路军武器装备差,远不如日军
由于民众支持,八路军的情报更加及时准确,这使得八路军可以采取很灵活的战术,给日军以很大损害
日本军队是不可能战胜他们的
A.忽视了国民党的正面抗战B.全面分析了日军战败的原因
C.对八路军的认识较为客观D.认为日本侵华是非正义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38年以来华北平原根据地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掀起了大规模的挖道沟运动。在运动中创作出大量活泼的墙头诗,如“抗日沟千万条,平原变深山,处处像地堡。抗日沟昼夜挖,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救国又保家”。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调整持久抗战战略B.党的游击战术和组织动员符合实际
C.全国民众的抗战热情得到激发D.华北平原成为游击战争的主要战场
2022-03-12更新 | 27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模拟历史演练卷 (重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