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国际宣传处成立,并建立定期的新闻发布会制度,向在华的外国记者和媒体发布有利中国的新闻,还多次组织外国记者赴台儿庄等地采访,并在重庆专门建造了外国记者招待所,安排蒋介石等频繁会见。这些举措
A.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展现了中国顽强抗战的国际形象
C.推动了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D.加速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进程
2 . 下图为胡一川创作于1939年的木刻画《改善人民生活,动员民众参战》。该作品体现了
A.沦陷区民众抗战救国的热情B.民族解放战争发展的趋势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传统年画的社会动员作用
2020-12-0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近代以来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变化反映了中国的沉浮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种要求。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海军希望取得台湾……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日本政府将这些观点综合为一个十条和谈方案,而把重点放在赔款、割地、朝鲜的独立,以及商业与航海方面的特权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三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的变化。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
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
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7年10月19日凌晨,担任主攻的第3营顺利渡过滹沱河,潜入机场,发起攻击,毁伤日军飞机24架,歼灭日军100余人。这一胜利,使日军在忻口战场上一时失去了空中力量。八路军各部队的积极作战,切断了敌后方运输线,削弱了日军的进攻力量,大大减轻了国民党军正面防御的压力,起到了暂时稳定晋北战局的作用。材料反映了
A.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主力
B.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D.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6 .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该段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
A.洋务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傅吾康曾说:“抗日战争开始时,一种抵抗敌人到底的民族感和决心的浪潮弥漫了全中国。统一战线的口号首先克服了一切中国国内的纠纷。抗日战争被认为是1927年中断的革命战争的复活。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了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抗日战争与国民大革命有着相同的目标B.中国军民团结抗战贯穿了抗战的全过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解决了国内的党派矛盾D.抗战初期的坚决抵抗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企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A.民族主义者B.专制主义者
C.自由主义者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