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抗战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孙中山形象。两种教科书对孙中山的描述与评价(     
国统区历史教科书根据地历史教科书
叙述革命活动“民族救星”“民族救主”“全人类的福音”“主要领导者”(将孙中山的个人实践融入兴中会、同盟会的集体实践中)
阐释三民主义“精神导师”民族抗战的“旗帜”
评价行为事迹“为革命立楷模”“榜样楷模”“伟大的战略家”
A.体现了两党终极教育目标的一致性B.反映了国共两党的阶级和思想差异
C.都凸显了三民主义对抗战的指导性D.肯定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积极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甲午战败惨痛的现实,康有为明确指出,国与国的竞争,实际上是民与民的竞争,强国是因为其国民关心国家,勇于担负国民的责任和义务,弱国则相反。在梁启超看来,现代“国民”是“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的国家主人,是以“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为思想基础,具有“爱国心”“社会公德”“权利思想”“义务思想”及“政治能力”的权利主体,有责任有义务关心国家前途,推动国家进步。严复认为,要像西方文化所表现出来的那样“黜伪而崇真”与“屈私以为公”,而最根本的是“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精神。

——摘编自叶瑞昕《从臣民到国民:晚清救亡危局中的国民道德谱系建构》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积极建构国民道德谱系。在北平、上海等地求学的商城籍青年学生在全国抗日热忱的影响下,积极参与各种抗日救亡团体。1938年6月,金山、王莹率领“抗演二队”20余人来到商城县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8年6月下旬,根据中共豫东南特委决定,由青年军团商城队组成中共商城县工作委员会。随着商城县抗日救亡运动的广泛开展,该县中共党组织也不断发展壮大。当地士绅顾敬之起初只允许具有“军方背景”的“青年军团商城队”进入其统治的辖区进行抗日救亡宣传。“青年军团商城队”利用这种优势深入辖区,一方面向辖区民众进行抗日宣传,一方面做顾敬之的统战工作。顾敬之在这种形势下也表示赞成团结抗日。

——摘编自周斌陈杰《抗战初期多元主体参与的地方抗日救亡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救亡危局中的国民道德谱系建构的内容,并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时期国民道德谱系建构的特点。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其实是张骞通西域起到的效果。张骞通西域本身是出于军事、政治目的,而不是出于贸易。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中国丝绸在中亚的影响,引起了更远地方人们的兴趣。罗马帝国实力强大,对丝绸有强劲需求,罗马帝国贵族都以穿上丝绸为贵,随后丝绸价格甚至高过黄金,而汉朝是丝绸唯一来源。

——摘编自葛剑雄《历史上中国没有动力进行丝绸贸易》

材料二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苏联合开辟了西北国际通道。该通道从苏联萨雷奥泽克到中国境内的霍尔果斯口岸,全长2925公里。据统计,1937年到1941年,中国向苏联购买飞机997架,坦克82辆,火炮1000余门,机枪5万余挺,汽车1000余辆。这些物资90%以上是通过西北国际通道运抵中国。19371944年,中国运交苏联的产品有钨砂、纯锑、锡、铅等矿产,还有大量的茶叶、桐油、生丝、羊毛、驼毛及羊绒、皮张等,这些物资大部分在星星峡、哈密等处交货。西北国际通道是中国境内延伸距离最长、运行时间最长、也是最安全的国际交通线。这一通道的开辟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重现昔日的荣光。

——摘编自尚季芳《论西北抗战大后方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北国际通道”运行的背景及意义。
2022-11-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兵?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针对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38年正式发表的《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分析认为,日本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会造成战争的不可避免和中国的不能速胜,但它的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这是它必败的主要根据。此分析
A.阐明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性B.使全党达到了空前团结和统一
C.重申了中国人民联合的重要性D.强调了兵农是战争胜利之根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下列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事件发生在“全面抗战”阶段的是
A.组织百团大战取得重大胜利B.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团结抗战
C.积极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D.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这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该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淞沪会战C.百团大战D.枣宜会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0年德国轰炸英国伦敦时,首相丘吉尔在鼓励英国人民抗战时提出“效法中国”的口号,1941年10月莫斯科保卫战时斯大林同样提出“效法中国”。这反映出,中国抗战
A.支援了欧洲战场B.促进了抗日联盟的形成
C.产生了楷模效应D.完全地改变了国际形象
2021-04-29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河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蒋介石于1931921日召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临时紧急会议,商讨对日方略。蒋介石主张以日本侵占东北的事实,先行提出向国际联盟与签订非战公约诸国诉诸公理,同时“要求国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处断。”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联合全国各种军队一致抗日的主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

——摘编自《抗日战争史》

材料二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终于爆发了。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声明:“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际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1937年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性抗日迅速展开

——摘编自《抗日战争史》

材料三   1943111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同日,中英在重庆签署《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与换文》.新约规定废除的英美在华特权有: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的驻兵权、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外人引水权、英籍海关税务司权等。同时宣布废除《辛丑条约》,将天津、广州的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归还中国。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蒋介石抗日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抗战期间,国共军队在忻口战役、徐州会战中共同抗敌,一起开办了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周恩来还担任国民党军委政治部副部长,负责开展抗战文化宣传工作。在武汉、重庆等城市中共设立了办事处,保持与国民党的联络和互通军情。这主要表明
A.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基础B.中共积极维护国共合作抗日大局
C.军事合作是国共合作的基础D.国共合作抗日的形式具有多元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