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09月,《大公报》载文说:“宜昌(枣宜会战)战后三个月,各线无大战事,战况的沉闷……就在这夹缝中间,传来了北方的捷音。材料中所说的捷音指的是(   
A.淞沪会战沉重打击了日军气焰B.平型关大捷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C.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华北日军D.徐州会战胜利激励了抗战信心
2 . 1988年6月11日,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战争电影《血战台儿庄》在香港公映,结果香港市民争相观影。关于这部电影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共两党紧密合作取得了会战的胜利
B.是八路军在华北战场发动的一次战役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D.这是战略防御阶段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应战’二字可以尽之,敌军来攻,我们应战;敌军不攻,我们转战;敌军此处攻,我们他处不战,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       
A.太原会战B.百团大战
C.徐州会战D.平型关大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日军战史承认,“作战始终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国军队“引诱日军一直深入到长沙,集中长沙城内外的30万大军将日军包围。尔后,日军第一线部队几经苦战,……于(1942年)1月15日撤回到原驻防地。这次作战,动摇了一部分官兵的必胜信念。”中国军队的此次作战
A.扭转了华北抗战的战略态势
B.发生在相持阶段的敌后战场
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体现出正面战场坚持抗战的精神
6 . 仔细研读下图《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局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共之间既合作抗日又互相斗争B.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C.全国抗日根据地只分布在西北和华北D.抗日根据地、国统区、沦陷区犬牙交错
2016-11-27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其中提出成立国民参政机关,为实现宪政做准备,并提出对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予以充分保障。这一纲领 (   )
A.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C.促进了民众的团结和民主的发展
D.使抗战由防御阶段进入相持阶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37年10月,蒋介石召集国防最高会议强调“因为对外作战,首先要有后方根据地”;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公开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国民政府的上述决策
A.做好了对日防御战略的准备
B.反映了南京沦陷后的战略调整
C.确立了支撑抗战的战略基地
D.表明了政府抗战意志趋向动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下列表述跟这首歌密切关联的是(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
B.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妄计划
C.抗战后中国取得的首次大捷
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大规模战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