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媒体笔下的华人形象(1820-1948年)

美国早期华人正面形象
(1820-1848年)
中泰混血连体兄弟昂和昌1829年到达美国,于1839年定居北卡罗来纳州,在那里娶妻生子。他们融入美国南方的生活,经营种植园,拥有33名黑奴,追求财富。昂和昌在当地居民的眼中,虽然身体畸形,但不失为是精明能干的商人,是慷慨的好邻居。
美国华工的负面形象
(1849-1882年)
《波士顿先驱报》等报纸报道华人聚众吸鸦片、斗殴、赌博、缺乏家庭价值观,他们自成小社会、不学习英语语言、不遵守美国排队秩序、不着美国风格的衣服,对成为美国公民、获得投票权利不感兴趣。
蒋介石夫妇是美国的影子的形象
(1931-1948年)
在时代公司的报道中,蒋介石英明、睿智、着装得体,坚持每日研读《圣经》。《时代》周刊还将1942年蒋介石的困境类比1777年乔治·华盛顿在福吉谷的艰难。《时代》周刊数次让宋美龄登上其封面一展风采,还特别强调宋美龄讲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在时代公司对宋美龄的赞扬声中,读者看到的完全是一个美国女性,除了她拥有东方面容外。

——摘编自程玲《美国媒体眼中的华人形象及其成因(1820-1948)》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暴动推翻地主阶级政权后,须立刻没收一切地主土豪及福会【公】堂等田地(不论典当卖绝一概没收),归农民代表会或农民协会分配。

——1929年《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

材料二   政府法令应有两方面的规定。不应畸轻畸重。一方面,要规定地主应该普遍的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又要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抗不缴纳。一方面要规定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与财产所有权仍属于地主,地主依法有对自己土地出卖、出典,抵押及作其他处置之权,另一方面,又要规定当地主做这些处置之时,必须顾及农民的生活。

——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1)指出材料一、二土地政策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土地政策实施的历史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近代以来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变化反映了中国的沉浮兴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0年以后,由于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饱经沧桑磨难,中国人民遭受深重苦难。日本对华持续侵略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日本反动统治者一次次侵略中国。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空前巨大的灾难,激起了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抗日战争被称为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彻底的民族解放战争,使中国不仅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而且跻身于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充分发言权的大国行列。中国的长期分裂,极大地破坏了民族争取独立所需的凝聚力。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中国内部分裂的状况。”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是中国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不平衡性使中国现代工业几乎因日本的侵略而彻底颠覆。1937年川、滇、黔、陕、甘、湘、桂7省工厂之和仅占全国总数的6.03%,资本总数仅占全国的4.04%。而到1943年,后方各省工厂企业已经达到4524家。与战前相比,工厂数增加了18倍,工人数增加了82倍,资本增加了164倍。

——摘编自荣维木《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材料三   1938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被刊登在当年的《武汉日报》上,并译成多国文字向全世界传播,成为强大的反法西斯的舆论,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坚毅精神、宽阔胸怀和争取和平的美好愿望。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一中提及的“日本反动统治者一次次侵略中国”的重大史实。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国复兴枢纽”的原因。
(3)据材料三,就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4 . 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的原因。并分析为什么中国能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2020-11-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农业合作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它的发展演变,对于新时期探索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毛泽东在延安做的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以及破除封建落后的小农经济的问题,毛泽东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农业已经被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所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毛泽东明确指出,合作社是目前我们在经济上组织群众的最重要形式。在农民群众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

——张莹《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当代价值》

材料二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思想,即在我国重工业仍有待发展的情况下,应先实现农业上的合作化,然后才能将大机器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合作化完成了,这就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同个体经济之间的大矛盾。”集体化道路打碎了过去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将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工业化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原料、劳动力和市场等显然不能通过对外掠夺进行血腥暴力的原始积累,只能从农业发展上下功夫,使农业的发展服务于工业。

——梁晨晨《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辨析》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乡差别大、农民贫困,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加速发展,城乡差别、农民贫困呈现出扩大趋势,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对解决农村问题、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维护农村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中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不是单纯为了合作化成立合作社的组织行为,而是要运用农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缩短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使农民过上生活富足的幸福生活。

——杨雅静《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对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毛泽东推进农业合作社的目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合作化是如何解决“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个体经济之间的矛盾”。举例说明当时我国农业方面所进行的实践探索及理论成果。
(3)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对于探索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探索我国特色现代农业道路的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乡里制度在清代有许多方面的变化。明代的保甲还未形成全国范围的乡里组织。到了清代,随着顺治至雍正、乾隆再至嘉庆诸帝的倡行和推动,以及李光型、包世臣、于成龙、袁枚等一大批保甲制度的热心者甚至力行者,使得保甲成为清代乡里制度中最为核心的制度,从而得以普遍实行。清代保甲对常住人口的流动进行严格管理,如在对乡里社会进行编甲后,“定更后,禁止夜行,如生产急病请稳延医之类,经保甲长验明给予夜行牌,方准放行,回时即将讲牌缴回”,若有造假、作弊,将予以定罪。对流动人口也严加约束,即便是乞丐也要实行编甲。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

材料二     真正代表民国以来乡里制度民主制的最为突出的是陕甘宁边区。总体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乡里制度可分为乡镇、村二级制,“乡镇”一般设专门的行政机构,而“村”一切事情由村群众大会讨论处理。乡正式成为一级权力机关,人民成为它的主人。民众参与政治,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边区,“实行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的地位”,边区人民不分民族一律平等。政府倡导乡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改良耕种,增加农业生产,组织春耕秋收运动”“保育儿童”“抚恤老弱孤寡,救济难民”“发展民众教育,消灭文盲”。

--摘编自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乡里制度的新发展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乡里制度的特点及其意义。
7 .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积极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政治化的一种主要手段,以理性行为来改变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在营造和谐环境的基础上,中国现代化得以更好发展。辛亥革命已经开启了法制国家发展进程.它的发生预示着,中国政治向现代化发展的首次尝试,其意义不可小觑。

——刘明《辛亥革命——中国现代化的拓荒运动》

材料二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节录南京国家公祭鼎铭文

材料四   时任总前委书记的邓小平在《从渡江到占领上海(1949年8月4日)》汇报材料   中这样说道:“假如有人问,你们渡江花了多少时间?我们肯定地回答,先头船只最快的一刻钟”。但是作为推翻旧政权、解放全中国的标志,渡江和解放南京的政治意义无疑又是巨大的。

——赵笺《解放南京一军史美术创作的一个条例》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后“开启法制国家发展进程”和推动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表现。
(2)材料二五四运动“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并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公祭的是什么事件?国共两党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请各举两个战役说明。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解放南京的政治意义”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积极探索复兴道路的主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年中国大事记(部分)

5月日本向国民政府提出对华北统治权的要求
6月—7月秦土协定何梅协定相继签订,日本攫取了中国河北和察哈尔的大部分主权
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11月日本指使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所谓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12月北平数千名学生为反对华北自治,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同时天津学生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南下深入工厂、农村和军队进行抗日宣传
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

——根据《历史》必修一、二、三及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整理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人斯诺和白修德先后冲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进入共区,在访问延安并与毛泽东交谈后,斯诺称一颗红星正在中国上空冉冉升起,而白修德在长期观察后认为,“尽管不希望看到中国被淹没在红色浪潮中”,但他还是认为国民党“颓废衰微”而共产党则“生气勃勃”——相形之下后者“光芒四射”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1935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节点之一。根据材料一提炼出一个关乎中华民族命运的核心主题,并列出中国共产党为应对这一主题变化而提出的对策。
(2)写出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标志。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延安方面“生气勃勃”的主要表现
9 .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综观中国的抗战纪念,形式越来越丰富,规格越来越提升,内涵越来越深刻,这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摘选自《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躁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邦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举出日本侵华罪行两例。中华民族能够“报仇雪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的直接原因和最深远意义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变化对当前我国开展外交活动有何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