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追求民主进步是近代中国发展的潮流。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109日,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指出:一百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材料中“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又分别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块浮雕。



(2)请你为它撰写说明词。(包括事件名称、时间、地点、历史意义等)

材料三   



(3)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你对纪念抗战胜利的认识。
2020-08-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是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梁启超把这种爱国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有一位名叫王孝慈的西北汉子,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争取民族解放为己任,在他的影响下,儿子、弟弟相继投入抗日洪流。以下是1938年他写给弟弟的家信:

吾谦爱弟:

来信收阅,备悉一切。“抗战”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她正在产生新的中国、新的民族、新的人民。我们要在战争环境中受到锻炼,我们要在敌人的炮火下壮大起来。抗战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的健康、智慧及勇敢要在抗战中诞生,要在争取抗战胜利中发扬光大,我们要为驱逐日敌寇出中国抗战到底,我们要为争取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到底。你是一位不满十七岁的青年,正应当在人生的大道上努力前进!你应立即奔上抗日的战场,在战斗的环境中创造你的人生!现在还是七月早已下霜了,人们都需要穿棉衣。这里到冬天的寒冷就可想而知了。

我不久要去河北省,特此告你,来信仍寄旧地。

——《抗战家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根据图文材料,结合抗战时期的史实,谈谈你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论述有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07-2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关系曲折复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年间,官吏“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的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

甲午战争之际,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1861~1930),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系”

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

——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

材料二 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

材料三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什么?
(2)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甲午战争带给中国的影响。
(3)概括材料三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三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4)根据所学谈谈这场战争的历史地位。
4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蒋介石和他夫人宋美玲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的原因

材料二1941年12月9日,继美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后,中国政府也发表公告正式对日宣战,同时,又发表公告对德国、意大利宣战。公告说:日本军阀以征服亚洲,独霸太平洋为其国策。数年以来,中国不顾一切牺牲,继续抗战,其目的不仅在保卫中国之独立生存,实欲打破日本之侵略野心,维护国际公法、正义及人类福利与世界和平,此中国政府屡经声明者也。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在此时期,各友邦亦极端忍耐,冀其悔祸,俾全太平洋之和平,得以维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甘为破坏全人类和平与正义之戎首,逞其侵略无厌之野心。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咸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九日  主席 林 森


(2)美国正式对日宣战是在什么重要历史事件之后?中华民国政府在公告中强调的什么?为什么?

材料三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发布了一项结束战争的诏书,9月2日,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投降书。在经过八年抗战(今称十四年抗战)后,中国终于胜利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它已完成了最漫长的反侵略和反极权主义的抗战。

——徐中约《1600-2000年中国的奋斗》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它已完成了最漫长的反侵略和反极权主义的抗战”这句话的理解。
2020-09-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16届高三2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5 . 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苦苦探索。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全面提升。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   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就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场前无古人的伟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从蹒跚学步的幼年迅速成长起来,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考验。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后在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军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光明日报2013年)

材料三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革命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了哪些探索?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角度归纳推动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2020-08-2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从国民党政府手中相继夺去大部分重要城市,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从关内骗招到东北的劳工被残害致死的不下200万人,此外,还有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

——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要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政权,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胡锦涛在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
(2)依据材料二,谈谈对胡锦涛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的理解。
(3)结合材料二,抗日战争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2020-06-2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历史试题
7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回答下列问题。

诸君五月四日以来,为唤醒全国国民爱国心起见,不惜牺牲神圣之学术以从事救国之运动。全国国民既动于诸君之热诚而不敢自外,急起直追,各尽其一份子之责任。

   ——《蔡校长复任与全国学校开课》


(1)材料中的“诸君”及“全国国民”是如何“各尽其一份子之责任”的?他们的行动有什么意义?

(2)以上图片是江西红色旅游著名景点的两个艺术作品。结合相关史实,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撰写解说词。(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表述简练。)

(3)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你对纪念抗战胜利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伐战争前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及中国共产党面对这一状况所采取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
2019-12-1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百年坎坷寻梦”

材料一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材料二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现代—— “梦想照进现实”

材料三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认为中国“自强之本”是什么?列举两例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洋务运动在“实现国家富强”方面有何教训?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抗日战争为何“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以农村为例说明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
(4)关于“百年坎柯寻梦”到“梦想照进现实”的曲折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2020-03-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民族国家是一种直到近代才出现的新的国家形式。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历经百年历史(1840—1949年)逐步形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民族国家诞生之前,国家的形式以朝代国家为典型。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不仅日渐摧毁国人对王朝国家的认同,也把创立现代民族国家这一历史任务摆在了国人面前,最终由辛亥革命以暴力方式打破王朝国家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辛亥革命使中国以民族国家的形式进入现代国家之林,以整个国家的力量来与西方进行竞争,从而将中国的抗争汇入20世纪世界的民族独立运动的潮流,将中国变成世界的一部分。辛亥革命以后的五四及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等都应该被看作是中国进入民族国家的历史阶段后对民族国家的巩固。

他们都是通过对民族国家特有的主权意识的争取来唤醒整个国家和民族,争取的是在民族国家之林的生存权利。

——摘编自朱月白《从朝代之国走向民族之国——辛亥革命与民族认同感的建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指出近代前后典型国家形式的变化和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在创立现代民族国家方面的贡献。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是中国进入民族国家的历史阶段后对民族国家的巩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