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

──《孙中山全集》第6卷

材料三   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延安整风,中国共产党不仅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破除了将苏共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教条主义,而且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党史知识大讲堂》:延安整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主张。这些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阐述的核心观点,为此孙中山进行了怎样的理论创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共哪一次重要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在当时有何重要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理论形成完整的体系以哪两个重大事件为标志?从材料四中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什么关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任何一次中外冲突都会导致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义和团运动被镇压之后,清政府与十一国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并根据《辛丑条约》又与英、美、日分别订立通商条约……与此同时,由于义和团运动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列强又不得不吸取教训,有所顾忌,对某些条约特权采取谨慎态度,如在传教特权、领事裁判权等方面作出让步。

——摘编自李育民《义和团运动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

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状态一跃成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在其近代历史上,中国的国际威望从来没有像此刻那样崇高。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一个类似义和团运动的反侵略事件,并概括义和团运动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中国这场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帝国主义列强没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019-11-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2)结合所学,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019-11-0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前,日本以“文野战争”号召国民同心协力、支持战争。战前,天皇每年从皇室费用中拿出30万元补充军费。实业界领袖组织“报国会”募捐,为战争效劳,不计个人得失。21个运输社,自愿在战争期间无偿为政府运送军事物资。日本贫民有的将一天劳动所得的一半捐献出来,许多人志愿做后勤供应的军夫。清政府每年从海军军费中挪用30万两建造颐和园,为西太后庆祝60大寿而耗费的大约1400—2000万两白银,可购买10艘“定远”型铁甲舰、20艘“致远”型战舰。海军军官都在基地附近兴建私宅,军官生活普遍奢侈,嫖赌乃常事。中国下层民众大多不关心战事,战争期间,各地仍发生多起乱事。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大事记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后淞沪会战开始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43年11月开罗会议召开
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斯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1945年8月8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人民最终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中国外交之起,处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以下令逐客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

——摘编自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外日报》的一篇文章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材料二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侩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义和团运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抗日战争使中国令“环球心折”的理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的野变入侵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为挽救国家危亡,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几乎没有间断过。然而,历次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也好,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也好,鼓吹爱国救亡和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也好,一次次奋起,又一次次失败。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五四运动扭转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断沉沦的发展趋向,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孙中山曾经描述当时中国的状况,“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辛亥革命前革命党提出了“驱除挞虏”的口号,仍未超越狭隘的国内民族矛盾的视野。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原本中国国内激烈的阶级斗争、党派斗争、派系斗争统统退而成为社会次要矛盾,救亡图存成为全体同胞必须共同面对的首要任务。抗日英雄杨靖宇处在日军的包围之中,宁死不降。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余人,但是中国军队伤亡的热血男儿也有两万之众。工农兵和广大海外侨胞、民族企业家、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社会士绅、少数民族等等,都有爱国的表现。

——沈祖炜《抗日战争与中国的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觉醒角度概括五四运动“里程碑”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民族觉醒的影响。
7 . 反封建、反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人认为,中国的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其作用是表面的,它没有引起社会革命。但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它结束了整个君主政体,使之合法化的宇宙思想也崩溃了。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习近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

材料三   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对儿子小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摘自杨天石《开罗会议前后侧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辛亥革命的成败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伟大历史意义。
2019-11-0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与中华民族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还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于1902年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转引自《光明日报》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

材料二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行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四   日军侵华暴行,没能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以爱国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抗日烽火在各地燃烧。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民族,唤起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新的民族觉醒。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沈祖炜《抗日战争与中国的民族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析梁启超当时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果?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民族主义发展的影响。
2019-12-29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纪念中国全面抗战开始,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

——摘编自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   中国邮政发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邮票(小型张)


(邮票中文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材料三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2014年12月13日落成)铭文(节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纪念馆最有可能建在哪座城市?指出该纪念馆正前方广场草坪这一设计的寓意。
(2)材料二中纪念邮票展现了牢记历史,维护世界和平的时代寓意。依据所学知识简述抗战胜利在近代中华民族抗争史中的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卅万亡灵,饮恨江城”的事件名称及爆发时间。分别以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各一个战役说明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英雄气概。
(4)如用材料三中的一句话概括抗战胜利的原因,你认为哪一句最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5)综观中国的抗战纪念,形式越来越丰富,规格越来越提升,内涵越来越深刻,作为现代中学生你会怎样践行抗战的精神?
2019-11-12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见下表抗日战争前夕《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

项目国力军力
工业总产值(亿美元)生铁产量(万吨)钢产量(万吨)石油产量(万吨)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总兵力
(万人)
有训练的后备兵源(万人)军舰(艘)军舰总位(万吨)飞机
(架)
中国13.695.955.60.0210%202.950665.9600(作战305)
日本60239.763539.380%60余409.720077.12625

——据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一教参

材料三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劣势。在此等劣势下,中国为什么仍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3)材料三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抗战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19-08-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