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马克思曾说,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学说,并不是他的发明,在他提出阶级斗争理论前,已有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及经济学家分析过阶级斗争的发展史及社会各阶级的地位。对此解释正确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A.继承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B.借鉴了前人的阶级斗争理论
C.得到了资产阶级的承认与支持D.具有思想上的独立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罗伯特·欧文(1771-1858),生于英国北威尔士的一户工匠家庭。欧文不到20岁就当上了一家棉纺织厂的经理。1800年,欧文开始管理一家有2500人的大厂。1815年,他在《论工业制度的影响》一书中,呼吁议会制定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法案。经过不断努力,议会终于在1819年通过了限制工厂中女工和童工劳动日的法案。欧文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痛斥“世界上充满了财富,但到处都是苦难深重”,他认为私有财产是贫困和不平等的根源,他主张创设一个新社会,即“新和谐公社”,在这一社会里,人们共同劳动、共周上有(生产资料),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协调一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不再分离,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和压迫,在这一社会中,将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1824年,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1214公顷土地,开始新和谐移民区试验,但实验以失败告终。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指出欧文为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所提出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主张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文所体现的早期社会主义者的品格。
2022-03-16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节选)

时间事件
15363加尔文出版《基督教要义》
1599年至1602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1687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701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
1763英国取得“七年战争”胜利后签订《巴黎和约》
1776亚当·斯密《国富论》出版
1837伦敦工人协会提出《人民宪章》
1848《共产党宣言》发表
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1882德意奥签订《三国同盟条约》
1890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1917列宁发表《四月提纲》的演说

——摘编自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等


从上述大事年表中选取至少两个有关联的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构建某一历史发展体系,并就此体系予以阐述。(要求;体系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4 . 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者的阶级斗争思想和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商人的自由贸易理论本质迥异,却殊途同归地预示了打破现存限制的崭新全球政治。该学者旨在说明(     
A.社会主义思想主张阶级斗争变革政治B.自由主义理论反对政府的干预和限制
C.两种理论的逻辑起点一致但本质迥异D.两种理论都追求更加广阔的政治空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英国一史学家说:“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A.否定了资本主义的进步作用B.号召人们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
C.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D.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
6 . 1842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新和谐”村,开始为期四年的社会主义实验。因脱离社会现实,“新和谐村实验”最终失败。但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文设计的社会主义蓝图和实践,都给予很高的评价。由此可见
A.欧文实验为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指明了方向
B.欧文实验为社会主义运动设计了美好的蓝图
C.欧文实验推动了资产阶级的社会改革
D.欧文实验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
7 . 1831年11月21日,法国里昂的2000多名丝织工人,为了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发动武装起义。1834年,里昂再次爆发工人起义,要求释放工人领袖并废除禁止工人结社集会的法令。里昂工人起义
A.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失败B.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C.进一步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D.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8 . 从18世纪末英国工人阶级第一次有组织的登上政治舞台,他们的目标就是很明显的:通过政治改革,达到经济解放。在他们看来,正是由于不公正的议会代表制度不能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才最终造成人民的苦难。从材料看英国工人阶级
A.并未找到通往英国未来社会的主要手段
B.已经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根源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造成政治的极端幼稚
D.并未产生指向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冲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世纪早期出现了一批思想家,他们对未来提出了许多美妙的设想,希望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理想社会,但由于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弊端时不懂得揭露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不懂得阶级斗争,不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以这种不成熟的理论始终找不到实践的正确途径。该理论是
A.科学社会主义B.自由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D.人文主义
2022-01-14更新 | 401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欧洲各主要国家都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想领域,英国的工联主义、法国的蒲鲁东主义、德国的拉萨尔主义等影响较大,各个思想理论体系的出现深深地影响着工人阶级的斗争,工人运动开始由盲目自发的阶段过渡到理论指导之下的自觉斗争阶段。同时,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各资产阶级宪法中都明确规定了公民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工人阶级利用合法权利,成立组织、参加选举、巨星集会、罢工、游行等。他们在斗争中更加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对长远的政治斗争目标则缺乏关心,针对政府的政治暴动十分少见。工人阶级的斗争还要求加强国际间的联合协作,出现第二国际。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每一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都或多或少地取得胜利。

——摘编自郭春生《试述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特点的变化》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承担起了工人运动领导者和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责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提出了开展工人运动的任务、方针和要求。19218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领导机关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党成立后不到半年时间,领导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极大地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政治影响。1927年,在大革命失败后,党不断狮强和改进对工人运动的领导。我国工人阶级积极投身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洪流,不断掀起工人运动高潮,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事业、建立新中国而浴血奋战并建立了卓越历史功勋。

——摘编自福建省总工会《党史上的工运记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工人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工人运动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不同及意义。
2022-01-09更新 | 326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