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2 . “这种制度,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作出决议。就立即执行。...没有那么多相互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邓小平肯定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高效性B.政治协商制度的民主性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灵活性D.人民民主专政的优越性
3 .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40年代在《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中进一步指出“我们政权的制度……就用‘人民代表会议'这一名词”。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融合了西方议会制与苏维埃体制B.是长期革命实践与理论探索的结果
C.是毛泽东个人智慧和反思的结果D.根本原则和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
4 . 建国初期,毛泽东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这里的“宪法”
A.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初步形成了政治协商制度
C.确立了中国根本政治制度D.体现中共八大的探索成果
5 . 下表为1953-1954年北京市西单区人大代表选举名额分配表,这表明
类别政府民主党派团体驻区机关工人文教卫生私营工商业少数民族宗教街道居民
人数964853241313442
比例(%)5.113.412.274.5530.1113.467.397.392.2723.86
A.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完善B.实现了直接民主政治
C.人大代表来源具有广泛性D.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6 . 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后,周恩来说:“人民代表提出了意见,政府要出来回答。回答对了,人民满意;不对,就可以起来争论。”“各部门对于代表提案应当随时处理,随时答复。”周恩来意在强调
A.在工作中要注重政治协商B.政府部门应该履行应有的职责
C.人民群众要监督政府工作D.要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2020-07-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托马斯·潘恩(ThomasPaine),被称为“美国体制之父”,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名称也出自潘恩。他认为:“任何一个政府,如果不按共和国的原则办事,或者换句话说,不以公众的利益作为其独一无二的目的,都不是好政府。把民主制作为基础保留下来,同时摒弃腐败的君主制和贵族制,代议制就应运而生。”

——摘编自《潘恩选集》

材料二 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人民日报》


(1)依据材料一,用一句话归纳潘恩的政府理念。结合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的内容,说明潘恩的理念在美国总统制度中的体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表现。谈谈你从学者的感慨中得到的启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希腊、近代美国、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近代美国现代中国
希腊城邦公民形成于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即“属于城邦的人”,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古希腊、罗马最初都是只有贵族才有公民权,平民经过斗争,公民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出生而可由授予获得。

——摘编自《西方“公民”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论述西方当代的选举制度》

美国通过了种种法律,他们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都拥有了选举权。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中国当代政治从近现代中承接过来。应该说,从“延安道路”时起,中国便形成这样一种“一元”的政治体系。新中国成立后该体系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改革开放后,其成为中国政治的核心架构。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政党制度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无疑在其中发挥核心的主导作用。

——摘编自刘伟《论当代中国政治的复合性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6-27更新 | 1130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决定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以避免同国家权力机关所通过的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的“法”和“条例’’相混淆。这反映了当时
A.人民政协的职能面临转变B.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出现曲折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创建D.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已经结束
2020-06-25更新 | 399次组卷 | 3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国宪法规定联邦、州是最重要的两个权力主体,其中又着重规定了联邦权力的三个主体——国会、总统、最高法院。联邦与州的关系首先是权力分立,宪法分别规定了联邦与州的权力范围,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别行使其权力。其次,联邦与州的权力是相互制约的,这两级政府分别产生,互不隶属。各州州长也在联邦参议院享有平等的参政权。众议院与参议院地位平等,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始终由不同的势力分别控制。联邦没有州的支持,无法采取任何措施;相反,州长却不需要联邦的支持,就能采取任何措施。联邦只能通过联邦法院,尤其是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对州的行为进行监督,纠正其错误。

——摘编自庄崴《论美国宪法的特点》

材料三   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人民日报》


(1)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和“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所体现的制度变革。从世界文化遗产角度,举2例证明秦始皇的新制度保障下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美国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表现。从学者的感慨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