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政权建设是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48年)3月29日,第一届国民大会在南京国民大会堂开幕。会议法定代表总额为3045人,共选出代表2961人,总计报到代表2878人。本次国大的唯一任务是选举总统与副总统,但是国民党籍代表总嫌国大的权力过小,亟思有所修正,在国大开幕后,他们首先动议修改国大“议事规则”,增加了国大“得听取政府施政报告,检讨国是,并得提出质询建议”的规定。为此,国大连续多日听取国民政府各部门负责人的施政报告,并进行质询。4月18日,国大通过《动员裁乱时期临时条款》,规定:“总统在动员找乱时期,为避免国家或人民遭造紧急危难,或应付财政经济上重大变故,得经行政院会议之决定,为紧急处分……动员裁乱时期之终止,由总统宣告,或由立法院咨请总统宣告之。”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

材料三 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构成统计表



(1)归纳材料一中政权构想的特点,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对第一届国民大会作简要 评价。
(2)概括材料三中政治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
2021-01-06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高安二中等六校2021届高三1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40年代在《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中进一步指出“我们政权的制度……就用‘人民代表会议'这一名词”。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融合了西方议会制与苏维埃体制B.是长期革命实践与理论探索的结果
C.是毛泽东个人智慧和反思的结果D.根本原则和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如同打开了潘多拉匣子一样,不自觉地引发了中国从防务现代化向其他领域的现代化纵深发展的历史潮流。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材料二


材料三   毛泽东在1961年末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期间讲到:这十二年,恐怕还是做对了的是主要的,占第一位,错误占第二位。我们十二年,已经有了两方面的经验,这就更强了,而不是更弱了。

——《毛泽东年谱》第5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洋务运动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两个新的纺织业中心,从工业结构角度看两个时期工业发展有何侧重点?并分析侧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分析:①十二年中“做对了的是主要的,占第一位”,试列举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做对了的事件”,并指出主要法律保障。②列举十二年中我们经济上“做错了的事件”,并总结经验教训。
5 . “它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它的里程碑作用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制度,是国家长治久安,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它”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成功代行了全国人大的职能D.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6 . 协商民主是政治活动中的常见现象,能兼顾多方利益,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美国修宪是联邦与州共同参加,联邦议会主导的过程,其制度安排有着不少体现平等协商、审慎对话、民众参与等协商民主制度。

-张扩振《美国修宪中的协商民主》

材料二一旦议会与总统出现分歧和矛盾,这一体制无法立即通过新的选举来征询公众的意见……在激烈的党争之下,两党间关系的沟通缺乏制度的载体,也没有一定的机制相衔接,美国政党在组织上缺乏欧洲政党所普遍具有的制度性协调手段……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认为共和党主导的国会应该对此次政府停摆承担主要责任。政党恶斗不顾及国家大局,近九成美国民众对此感到厌倦和反感。

——周淑真袁野《美国政党政治与政府关门危机的关系》

材料三不同的利益集团,包括各种政党、民族、宗教,可以通过协商形成共识,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举前、选举中、选举后的协商,克服西方民主的缺点。

——李君如《中国人在民主政治问题上不要妄自菲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况美国宪法中体现协商民主的内容,并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停摆"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克服西方民主的缺点"而采取的民主制度有哪些?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协商民主的认识。
7 . 1953年《选举法》规定,农村与城市的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8:1;1979年《选举法》经历了其后六次修改,在城乡选举人大代表人口比例方面,逐渐从8:1、4: 1转变为城乡“同票同权”。这说明我国
A.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得到逐步提高B.建立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政权
C.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选举制D.随社会发展城乡差别逐渐缩小消失
8 . 下图为《一条大河》演唱者郭兰英在 1954 年 8 月当选为人大代表时被热情的选民抬起庆祝的历史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A.体现了新中国国家民主政治的内涵B.这一选举为全国人大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C.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D.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展开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2020-07-07更新 | 485次组卷 | 5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用)-解密14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分层训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希腊、近代美国、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近代美国现代中国
希腊城邦公民形成于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即“属于城邦的人”,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古希腊、罗马最初都是只有贵族才有公民权,平民经过斗争,公民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出生而可由授予获得。

——摘编自《西方“公民”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论述西方当代的选举制度》

美国通过了种种法律,他们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都拥有了选举权。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中国当代政治从近现代中承接过来。应该说,从“延安道路”时起,中国便形成这样一种“一元”的政治体系。新中国成立后该体系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改革开放后,其成为中国政治的核心架构。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政党制度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无疑在其中发挥核心的主导作用。

——摘编自刘伟《论当代中国政治的复合性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6-27更新 | 1130次组卷 | 17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决定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以避免同国家权力机关所通过的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的“法”和“条例’’相混淆。这反映了当时
A.人民政协的职能面临转变B.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出现曲折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创建D.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已经结束
2020-06-25更新 | 399次组卷 | 37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模仿真训练(二)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