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6 道试题
1 . 结合所学,判断以下的表述与出处相匹配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③“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6-28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下列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形成→提出“一国两制”→建立村民自治制度
C.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一五计划”→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村民自治制度
D.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一五计划”→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出“一国两制”
3 . 《共同纲领》起草后,经过了七次反复的讨论和修改,由五六百位代表分组讨论了两次,然后将草案提交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基本通过,才提交政协全体会议讨论。这说明《共同纲领》的通过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B.听取了不同阶级与阶层的诸多建议
C.见证了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建立D.经历了新中国空前规模的普选过程
4 . 下表为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决议与其通过的《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这次会议
A.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B.彻底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020-06-0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共同纲领”起草小组组长是周恩来,小组成员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及著名专家学者共二十几人。起草工作从1949年6月起,经过各民主党派和各方人士广泛讨论,反复修改,最后由毛泽东审阅定稿。这体现出“共同纲领”的起草具有的特点是
A.集聚民智,民主决策B.科学编制,汇集民意
C.集思广益,群策群力D.深入调研,兼容并蓄
2020-05-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6 . 法律制度不仅确保了人类社会文明成果,还体现了时代发展需要。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民法典》第8条

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不在此限。

——《民法典》第54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民法典》第1134条


(1)拿破仑曾经说过“我们已经结束了大革命的传奇,现在我们必须着手于它的历史了,只需要在运用革命诸原则中那些现实的,切实可行的东西,不要那些纯理论的,假设的东西。”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民法典》运用了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哪些“革命原则”?

(2)该图描绘的是1889年日本明治天皇夫妇前去颁布《日本帝国宪法》时,皇家出行仪仗图。阅读本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帝国宪法》颁布时的社会状况。指出这部宪法对日本社会现代化发展产生的意义。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概述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历史背景。
2020-05-1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以下哪一项不能说明《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
A.规定新中国的国名B.规定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C.规定新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D.决定和平解放西藏
2020-05-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2020-04-25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立宪主义是近代西方的产物,其思想源头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近代中国各界关于宪政模式的探索从未间断。在中国近现代法治探索中出台过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有
①《钦定宪法大纲》   ②《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4-1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0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宪政史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宪法或临时宪法制定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