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明中叶开始,位于江南三角洲低地地区的小农从事养蚕和制丝业,位于微高地地区的小农则从事棉花种植和棉织业。他们通过为该地区城市繁荣的纺织业(丝织业、棉织业)供给原料和中间产品,得以贴补家计中的不足部分。随着人口的骤增和无数中小城市的形成,江南三角洲地区开始出现严重的粮食短缺现象,不得不从外部输入稻米。从此江南将粮仓地位让给了新开发的湖广地区,自己则继续发展为商业和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的中心。

——摘编自吴金成《从社会变迁视角对明中期史的再认识》

材料二   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的粮食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粮食供应问题,英国掀起了开凿运河和修建铁路的高潮,到19世纪中期曼彻斯特成为著名的运河、铁路枢纽。1839年反谷物法同盟在曼彻斯特建泣,同盟人员进行了大量宣传鼓动工作,创办刊物,要求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全英进行反谷物法的演讲、游行示威。1846年皮尔政府废除《谷物法》后,英国从国外市场大量进口小麦。当粮食歉收、谷物价格上涨发生骚乱时,政府便会发出命令严禁囤积居奇,采取措施规范谷物交易。粮食问题的基本解决,不仅推动了英国城市化,而且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

——摘编自贾情《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粮食供应问题研究》

材料三   2020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专题调研,旨在加快建立法治化长效机制,为全社会确立餐饮消费、日常食物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20214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摘编自央视新闻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中叶江南三角洲地区粮食出现严重短缺的原因,并简析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为解决粮食供应问题采取的措施。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颁布的现实意义。
2 .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展了国籍立法工作,直至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最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下图是这部法律的内容节选,它反映了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完备B.中国实行有条件的双国籍政策
C.国家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D.国籍选择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
2021-05-30更新 | 498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史上的重要法律,被实施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A.①③④②B.②③④①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
2021-05-11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材料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80年下半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叶剑英委员长直接主持下,我国开始对宪法进行大规模、全局性的修订。经过两年多的讨论、修改,1982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八二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第四部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吸收了国际经验,是一部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大法。为了适应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变化,全国人大对这部宪法逐步进行了修改、完善,使这部宪法更好地发挥根本大法的作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800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八二宪法”制定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八二宪法”颁布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列出的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创作的四部“三毛”系列漫画作品。


①图中文字:日本已经无条件投降了   ②图中文字:七万元、十万元


材料中有二处是错误的,请指出错处,进行更正并给予介绍说明。(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1-05-08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下列法律文件,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4-22更新 | 28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暂停民法典的起草,转向先分别制定单行法,1998年八届全国人大决定恢复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决定加快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
A.国家治理体系趋于完备B.法制建设适应经济发展
C.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D.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完善
2021-04-12更新 | 1094次组卷 | 29卷引用:湖南省六校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一上·河北秦皇岛·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比较表。据此可知,1982年宪法的突出特点是
1954年宪法目录序言1982年宪法目录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国家机构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A.更加重视公民的权利B.确立了依法治国方向
C.凸显了保障人权理念D.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则
9 . 新中国成立后历次通过的宪法都包括序言和四章。1954年宪法的目录顺序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1982年宪法则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了“国家机构”前面。宪法结构顺序的这一变动
A.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B.昭示着人民当家作主
C.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完善了国家民主法治
10 .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也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基本依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逐步实现全国统一。国民政府出于巩固统治、树立法治政府形象的需要,强势推动民法典编纂,立法方针、立法原则与立法人员都由政府决定。整个民法典编纂历时三年,由主要仿《德国民法典》的《大清民律草案》发展面来,各编相继完成,次第公布施行。新知识精英参与执政,他们秉承对三民主义政治理论的价值认同,贯彻于立法原则和条文中,导致法典过于精英化和政治化,基本上在封闭状态下完成,缺乏对舆情的了解。用大陆法系的标准来衡量,民国民法典集现代各国民法之精英,而弃其糟粕在改革中国数千年的法制、开创私法制度与司法文化方面,较之法国民法尤有过之

一一摘编自张生、 李彤(《民国民法典的编订:政府与法学家的合作》

材料二 改革开放 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中华民国民法典》制定过程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拆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编纂民法典的背景。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和新中国民法典的差异。
2021-04-06更新 | 3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九江一中、吉安一中等)2021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