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7 道试题
1 . 如下图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的数量不断增加,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国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2 . 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左图为某次国际会议的永恒瞬间。中国外交部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为何乔冠华部长会如此开怀畅笑?你认为出现此永恒瞬间的国际国内政治因素有哪些?
(2)观察上右图,请给这幅图片取个名字,然后写一个简短的说明(应包含时间、人物、事件及影响)。
(3)列举建国以来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3 . 下列关于图所示的这一历史会晤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这次会晤发生在2001年
B.这次会晤由美国倡议举行
C.这体现出中国积极开展双边外交
D.这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建设性作用
4 . 图片对历史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从1951年到1975年,六次将周恩来的照片登上封面。阅读下列图片及提示:

图1发表于1951年6月18日。                         图2发表于1954年3月10日。
标题为“共产主义者周恩来”。                           标题为“红色中国的周恩来”。
小标题: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小标题: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

图3发表于1971年11月8日。                                 图4发表于1972年3月6日
标题为“中国人来了”。                                             标题为“尼克松的中国之旅”。
发表于1972年3月6日                                        
请回答: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代》周刊认为周恩来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原因。
(2)图2中,周恩来为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哪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有何意义?
(3)根据图3分析“中国人来了”的含义。
(4)根据图4分析“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时代》周刊对周恩来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此,谈谈我们在使用图片作为历史研究资料时应注意什么。
5 . 该图《乔的笑》拍摄于1971年,让乔冠华开怀大笑的事件是(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6 . 该图是1949~2008年新中国建交新增情况曲线图。其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B.中日正式建交
C.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D.我国积极展开多边外交
2016-11-18更新 | 9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省增城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是妥协的艺术,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图片材料: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明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图四、图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中国取得了什么样的外交成就?
(3)图六是我国代表在第26届联大上的照片,你知道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吗?
(4)上列图片反映出旧中国外交与新中国外交的历程,你读后会有哪些感慨?
2016-11-18更新 | 6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清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考试历史试卷
8 . 从1901年到2000年,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百年,屈辱与光荣、沉沦与复兴交织成一幅历史画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1所反映的历史场景是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的结果?图1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2))图1和图2之所以出现截然不同的历史场景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3)图3记录了1971年某次国际会议的一个永恒瞬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乔冠华是因为什么事件而开怀畅笑?你认为促成这一事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请给图4取个标题,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影响?
(5)结合五幅历史图片中国的外交历程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016-11-18更新 | 3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9 . 2008年是周恩来总理110周年诞辰。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下面是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

图1   1951年6月18日。标题是: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图2   1954年3月10日。标题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 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
图3   1971年11月8 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图1,“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这句话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含义是什么?
(2)据图2和所学知识,“战争”和“和平”分别是指什么?你如何看待《时代周刊》所说的“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3)据图3和所学知识,“中国人来了”的具体标志是什么事情?美国对“中国人来了”持何态度?为什么?
(4)1976年周恩来与毛泽东两位伟人相继去世后,关于他们的话题越来越多。美国《时代》周刊载文说:假如中国今天好像正在走第二步,或者也许甚至第三步,那么功劳首先应该归于周恩来。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时代周刊给予周恩来总理极高评价的原因有哪些?
2016-11-18更新 | 9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新高二暑假作业(七)历史卷
10 . 如下图所示,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外交高潮。下列选项中与之相适应的是( )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美联合公报》开展多边外交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朝核六方会谈D.不结盟运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