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周边国家还没有对中国的外交思想形成感性认识之前,朝鲜战争爆发了。由于美国的操纵,中国在舆论上陷于被动,而中苏的密切关系也使一些周边国家对新中国产生了误解,因此难免有剑拔弩张的对抗情绪。为此,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的方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积极改善与日韩的关系
2 .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

图1

图2

图3

图1: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握手。

图2:20世纪70年代“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图3:2000年9月,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


(1)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怎样?       
(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图3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21-01-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新中国成立初期,尽管英国、荷兰等西方国家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由于其没有真正断绝与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中国政府决定暂不解决与之建交的问题。这体现出我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4 . 新中国外交经历了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超越意识形态而发展国家间关系,并主动创建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转变始于
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采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70年代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D.邓小平不结盟政策的制定
5 . 1956年2月,毛泽东说:“美国是不好依靠的,它可能会给你一些东西,但不会给你很多”,“幻想处在苏联和美国之间做桥梁而有所得益,这种想法是不适当的。”毛泽东旨在说明
A.打破美国对华封锁的重要性B.新中国的建设面临重重困难
C.实行“一边倒”方针的必然性D.争取苏联援助是外交的重心
6 . 1949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规定:“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只把他们当作外国侨民待遇。”这一规定
A.是基于新中国的国情而确定的B.旨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
C.已体现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D.-密切了中国与苏联的同盟关系
2020-11-26更新 | 490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博奥班)
7 . 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法国、中国与意大利之间的贸易额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推论,这一时期我国
A.与西方国家关系实现正常化B.意识形态外交有所淡化
C.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D.对外贸易开始蓬勃发展
8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建国初的重要外交方针,即先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除掉再建立外交关系。在客未请或请而未来之前,还可以“互通有无”。这说明
A.新中国并未自我封闭B.“一边倒”方针被否定
C.对西方国家分类对待D.反帝仍是国家主要任务
9 . 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由此可知该外交原则的提出
A.引申和发展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
C.推断中苏两国建立了同盟关系D.是对美苏争霸时代主题的积极响应
10 . 新中国的第一次外交活动是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时任外交部部长周恩来以公函方式通知尚留驻中国的使领馆。将毛泽东宣读的《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送达各国政府,声明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愿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体现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