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积极参与创建联合国,为战后世界和平与稳定提供了政治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维护周边稳定大局为重,致力于和平解决领土主权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积极改善周边关系。

——摘编自肖裕声等《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当今世界,不同制度、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利益交融、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各国不仅利益与共,而且安危与共。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安全问题的内涵既远远超越了冷战时期对峙平衡的安全,也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安全,同时也超越了一国一域的安全。面对复杂多样的安全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置身事外而独善其身,也不可能靠单打独斗来实现所谓的绝对安全。

——摘编自习近平《携手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在“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世界和平形势的认识。
2021-07-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和平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文化基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之用,和为贵。”“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材料二   汉文帝即位之初,将军陈武等主张对匈奴动兵,汉文帝的主张是:“兵凶器,虽克所愿,动亦耗病,谓百姓远方何?……朕与单于皆捐往细故,俱蹈大道,堕坏前恶,以图长久,使两国之民若一家子。”汉景帝继续坚持汉文帝的民族政策。……贞观末年,唐与周边的突厥、吐谷浑、吐蕃、回纥、薛延陀、契丹等民族和睦相处,疆域空前广袤,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各民族之间相濡以沫,实现了“胡越一家”。

——整理自邱成岭《论中国古代民族政策观》。

材料三   新中国的“和平外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内容与表现。第一阶段(1949-1966年)“和平外交”以“保家卫国、广交朋友、倡导和平”为主。第二阶段(1966-1978年)“和平外交”以“不结同盟、利用矛盾、制止战争”为主要内容。第三阶段(1978-2000年)“和平外交”可概括为“韬光养晦、冷静观察、务实应对”。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和平外交”可概括为“和平崛起、积极参与、有所作为”。

——摘自董书含等《中国“和”文化与和平外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上述主张相应的学派,简述这些主张共同宣示的理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扼要指出汉朝文景之治时期对待民族关系的主要态度,简述唐朝贞观之治时期实现“胡越一家”的主要举措。
(3)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一以贯之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根据材料三和所学,请选择阐述:①请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为例,分析中国在第二阶段“利用矛盾、制止战争”的具体表现;②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在第四阶段推进区域合作模式上“积极参与、有所作为”的具体表现。(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
2021-07-0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