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背景和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成大国,而现成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这被称为“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冷战后美国的东亚战略变化是针对地区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的,其实质仍在强化和维持美国在区域内的主导地位和战略影响力。美国意识到中国在地区中的影响扩大已经出现可能挑战其霸权的趋势,其战略要旨在牵制中国发展和维护美国利益。

——张晟泽《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与中国应对》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指出冷战后美国在东亚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现代中美关系为例,就中美应“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 . 20世纪的开端对于现代世界的形成,20世纪是一个重要的时期。然而对于20世纪的开端,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另一种观点认为,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真正的开始。


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2019-09-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长宁、嘉定二模历史试题
3 . 世纪之转换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JosephToynbee,1889-1975)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


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019-09-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静安一模历史试题
4 . 二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两极格局形成,六七十年代受到冲击,九十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瓦解。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战结束前,许多政治家和国际问题专家就已预见到战后将会出现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势力对峙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局面。……1947年9月,美国著名政治家李普曼出版了《冷战》一书,从此,“冷战”这一表示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词语便在金世界流行开来。“冷战格局”或“两极格局”成为当时世界政治格局的代言词。

——摘编自张象《从反法西斯联盟到两大阵营的对峙》


请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两极格局”的形成。
【要求】必须结合史实加以论述,史实不全的按要点扣分;参照所给示例至少回答三个以上的史实。
【示例】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严重威胁世界各国安全、主权以及世界和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迅速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等多种力量的成长,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2019-04-13更新 | 17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二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对战争发生的原因的解释,分成三个分析层次。第一层次为“人性”和“个人作用”,例如战争发生因为人性本恶,或因为希特勒等个人的好战决定。第二个层次为政治、经济、文化等“体制”,例如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专制体制等。第三层次为“国际系统的结构”,即国际社会是个无政府状态。主张核武在主权国家间的扩散可能是件好事。核武是终极的纯防御性武器,其威吓力正在于其不可使用性。所以,如果大国都有核武了,那第在它们之间,常规武器的战争就会消失,核武战争也会消失。因此,最有能力导致世界毁灭的武器可能也是最能促进世界和平的工具,核平的恐惧使得和平变得可能,是为核武悖论。

结合材料与相关知识,围绕“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结结合)

2018-04-2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改联盟学校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6 . 德意志民族的战后45年
下面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请你为它们配上解说词。

图1   1945年

图2   1965年                                     图3   1989年
2016-11-18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