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美国政府认为音乐可能是撬开苏联人民封闭之窗的一种最安全的工具,只要音乐能渗入,就能在俄国政府和人民之间加上一个“楔子”,从而削弱莫斯科对其人民的控制。美国这一主张旨在(     
A.展示美国文化实力B.利用艺术形式展开冷战
C.激化苏联社会矛盾D.丰富苏联人民精神生活
2 . 国际运河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变迁密不可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巴拿马运河的变迁

时间事件
16世纪西班牙国王下令进行运河开凿的测量,受限于技术条件和拉美独立运动的开展,运河开凿没有进展。
1879法国全面负责运河开凿,因流行病发生及财政困难,挖凿工程于1889年停顿。
1901美国获得开凿、经营和管理运河的特权。随后,美国与巴拿马签订条约,规定巴拿马不得在运河区执行国家主权,由美国任命总督,施行美国法律并驻军。
1914运河正式通航,沟通了两大洋。
1963迫于巴拿马群众要求恢复运河主权的斗争,美国同巴拿马政府达成协议,同意在运河区同时悬挂两国国旗。
1964美国撕毁协议,连续几天单独升美国国旗,引发了巴拿马反美爱国风暴。
1977巴拿马与美国签订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的新约。
1999巴拿马于1231日正式收回对运河行使主权。

材料二



1956年埃及时政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

注:漫画中一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以“国际交流”的名义通过苏伊士运河,而埃及总统纳赛尔高举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旗子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船栏住。纳赛尔后面坐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

——选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巴拿马运河的变迁”,概括一条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或趋势,并予以简要说明。
(2)提取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信息,并说明时政类漫画的史料价值。
3 . 下表为柏林危机期间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据此可知,当时(     
时间事件
1958年11月苏联照会美、英、法三国,建议结束西柏林占领状态,西方国家拒绝接受
1959年9月赫鲁晓夫与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举行会谈,初步缓解柏林危机
1961年6月肯尼迪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大量东德人流入西柏林
1961年8月苏联在贯穿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外筑起“柏林墙”
1961年8月美国派出坦克来到柏林墙下,与苏军坦克对峙,但采取克制态度
1961年8月苏联不再要求西方驻军撤离西柏林,柏林危机结束

A.美苏避免直接军事对抗B.多极力量不断成长
C.美苏加紧争夺“中间地带”D.德国统一趋势明显
2022-08-02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47年,美国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动,率先挑起了冷战。可见,冷战的特征之一是(     
A.竭力避免武装冲突B.局限于欧洲地区
C.意识形态色彩强烈D.美国掌握主导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的结束,消除了法西斯的威胁,但是对抗并没有因此终止。苏联尽管在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损失,但是也因战争而大大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时间成为欧洲无可匹敌的巨人,欧洲,尤其是一直持反共立场的丘吉尔领导的英国将苏联的强大视为头号威胁。与此同时,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试图主宰整个世界的野心极度膨胀。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进行遏制和苏联进行反遏制的进程由此开始,双方尽管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形成了长时间的冷战局面。

——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材料二   二战后的欧洲,可谓千疮百孔,经济凋敝,城乡残破,百废待兴。美国人正是利用这一机会,不遗余力地实现对欧洲尤其是西欧的控制权。冷酷的现实使英国自身也面临危机的边缘。这样,美国借机开展了对西欧的再次“援助大行动”。正是这种“援助”,最终使西欧坐到了美国人的船上,西半球的美国人成了西欧人的盟主。

——摘编自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欧洲面临的紧迫任务,并列举美国为此采取的重要举措。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初期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特征。
6 . 如图为1987年发表的题为《和平留给你我的机会稍纵即逝》的时政漫画。漫画左边的跛脚鸭是美国总统里根,右边的跛脚鸭是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他们刚刚签署完《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戈尔巴乔夫头上出现一把匕首,持匕首的右臂所戴红色袖章上写着“老近卫军”。漫画旨在说明

A.冷战背景下的和平具有脆弱性B.苏联国内的保守势力反对改革
C.苏联战略收缩缓和了美苏关系D.在核军备竞赛中美苏势均力敌
2022-05-27更新 | 464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卓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冷战史研究是后冷战时期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的课题。1991年以来,随着前苏联解体、部分档案的解密,国内外关于冷战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观点。

下表是学术界关于冷战史研究一览表

研究领域研究观点
冷战起源1.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产物
2.冷战是由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差异而形成的
3.冷战是美苏双方对战后国际形势错误判断造成的
4.英国在冷战起源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冷战性质1.美国称霸全球的地缘政治与战略
2.意识形态对抗的产物
3.美苏争霸
4.英国重建“光荣与梦想”的一种策略
冷战影响1.冷战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
2.美苏冷战的结局是“双输”
3.冷战时期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4.英国成为北约的重要成员国
据材料提供的中外学者关于冷战的研究,从“起源”、“性质”、“影响”三个模块中,提取一个综合性主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04更新 | 33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求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8 .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北约”的成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华约”的成立
2022-04-23更新 | 217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十
9 . 下图为二战后苏联的讽刺漫画《这是一件好事》,画中左侧桶里是“美国的北约合作伙伴”,右侧厂房是“美国军事工业”。该漫画旨在
A.在文化领域与美国展开对峙B.揭露美国对同盟国家的压榨
C.批判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巩固与东欧国家的军事同盟
10 . 据统计,1975年,在美国出售给苏联的全部产品中,高技术产品占32.7%,到1983年这一比重降至5.4%.1983年美国还将一项协议强加给国际能源机构,规定西欧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不得超过其能源需求量的30%.对上述情况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B.加快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C.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D.促进了美苏关系走向缓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