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为苏联政治讽刺漫画《沿着挨打的老路》,漫画中美国将西欧各国拉上了战驴,旗帜上写着“美国夺取世界霸权”,驴头是一颗炸弹。该漫画讽刺的是(  )
A.西欧的法西斯势力仍然存在B.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的联合
C.马歇尔计划给欧洲带来危机D.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经济控制
2 . 下列两幅漫画体现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态度。这主要是由于(     
A.绘画风格不同B.政治立场不同C.研究视角不同D.时代背景不同
2022-08-11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世界格局的演变。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二   20世纪70-90年代初期,是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新的多极化世界初露端倪的交替时期。导致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轮番升级的军备竞赛和全球争霸导致两国国力的相对削弱。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和西欧、日本力量的崛起,有力地牵制和冲击着美苏两霸的势力。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和苏联的“新思维”成为推动苏联社会质变的催化剂。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苏推行冷战政策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性事件。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在1948年4月实施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第一个大型的官方对外援助计划,也是二战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核心内容。1950年,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20世纪60年代美国先后制定了1961年和1967年的对外援助法案,受援区已经从西欧发达国家向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转移,援助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军事援助为主转向以经济、技术援助为主。美国提出对非洲的“新非洲”政策,对拉丁美洲的“争取进步联盟”,对西欧的“宏伟计划”等。许多人说“它将再现马歇尔计划的辉煌,不出十年,拉丁美洲就会朝着不可阻挡的繁荣和民主迈进”,事实上这一局面根本就没有出现。

——摘编自刘会清《战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二       在冷战高潮中,美国政府投入巨资在西欧执行一次秘密的文化宣传计划,史称“文化冷战”。这项计划是美国的情报间谍机构中央情报局在极端秘密的状态下执行的。执行这项计划的主体是“文化自由代表大会”,在最辉煌的时候,文化自由代表大会在35个国家设有雇佣员工几十人的办事处,出版20多种名声颇大的刊物,举办各种艺术展览。中央情报局于1947年成立,便立即开始从极有影响力的社会力量中广泛网罗人员,组成一支由各类人物构成的混合部队,其中包括情报人员、政治战略家、大公司和常春藤各大学的校友。美国间谍情报机构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一直以可观的财力支持着西方高层文化领域,名义上是维护言论自由……如果我们把冷战界定为思想战,那么这场战争就具有一个庞大的文化武器库,所藏的武器是刊物、围书、会议、研讨会、美术展览、音乐会、授奖等等。

——摘编自(英)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进行“文化冷战”的特点,并分析美国“文化冷战”的影响。
2022-06-28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心理战是一种独特的但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它可以直抵对方的国界之内,又没有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并且很难被防御。194811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一蒙特法案》,该法案在法律上对美国进行心理战做出保护,授权美国政府在和平时期向全世界开展心理宣传。1953年,美国新闻署成立,该机构拥有高额预算,其署长直接由总统任命,并有权参加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会议。广播台、电视台成为美国政府的秘密手段;文艺汇演、艺术展览和博览会在冷战斗争中扮演重要角色,文化始终是冷战中的万能武器。

——摘编自【德】贝恩德.施特弗尔<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材料二   在“自由欧洲电台”和“解放电台”全天候的隐蔽心理宣传活动的作用下,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东欧国家出现了一系列以工人和农民为主要参与者的游行示威和骚乱,抗议政府食物供应严重不足。在民主德国边境,中央情报局组织人员用热气球、风筝等工具散发大量由美国新闻署组织印刷的宣扬西方民主和社会生活,诋毁苏联共产主义的传单、小册子、画报等。美国政府一方面通过《安置法》安置了东欧国家难民,另一方面通过中央情报局鼓动和资助那些逃到西方国家的难民,给“铁幕”后的亲朋好友写信,向他们宣传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优越的生活。

——摘编自史澎海《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对外心理战研究》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推行心理战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时代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推行心理战的影响。
6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态势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矛盾,双方都想为自己抢夺更多的地盘,把各自的社会制度推行到被解放的国土。冷战之所以爆发,也源于美苏两种不同对外战略构想,美国的全球扩张和苏联的保障安全体系的碰撞。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大英帝国已失去昔日的辉煌,无力单独与苏抗衡,于是英国就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企图促使美国承担责任,借助美国的力量遏制苏联的扩张。

——摘编自白建才《论冷战的起源》

材料二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曰间,除其他秘密渠道外,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选择谅解,都明确表达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共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愿意让危机升级,努力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避免导致世界大战特别是核战争的发生。

——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1)依据材料一,分析冷战的成因。结合所学指出美苏冷战的基本态势。
(2)指出材料二中的危机及美、苏两国领导人处理危机的方式特点。这对对我们处理国际关系有什么启示?
7 . 漫画《快到网里来》反映了二战后的国际关系。对漫画信息解读符合主题的是(       
A.二战后西欧经济得到恢复B.美国运用多种手段控制西欧
C.美国倡导建立欧洲共同体D.冷战初期美国处于优势地位
2022-06-0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美国的对外政策与扩张

材料一   扩张是贯穿整个美国对外政策史的主线,也是理解美国外交政策发展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美国是英国商业资本扩张的产物,从西欧到北美大陆的第一艘船带去商业精神、扩张意识,以及与资本主义相联系的价值观。

美国独立后自然把这些继承了下来,而美国本身的发展也同扩张有密切的联系。独立后的美国通过购买、战争威胁、夺取等方式扩大领土,到19世纪中叶,其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美国一向认为它的国家政策,无论是说的,还是做的,都是“符合”其他国家利益的。根据这种假设美国又认为,它在国际事务中享有一种特别的权利。这种民族优越感和自满意识一旦发展到极端便表现为颐指气使,把自我价值观强加给别人,并设法去驾驭别人。

材料二   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历程

时期阶段
17751897美洲扩张时期
18981945海外扩张时期
19461991全球称霸时期

——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三论》等


(1)依据材料一,概述美国的对外政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在“海外扩张时期”和“全球称霸时期”的扩张政策和活动。
2022-05-16更新 | 362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月考)历史试题
9 . 《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句话,“马歇尔计划:一箭双雕”。这里的“双雕”是指
A.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B.遏制亚洲和称霸世界
C.输出资本和对抗苏联D.复兴欧洲和干涉中国
10 . 下面是20世纪40年代一幅有关国际关系的漫画。漫画中:代表美元的美国人正在挤压趴伏在马歇尔计划上的西欧各国。下列对此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借助马歇尔计划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B.马歇尔计划导致了西欧各国经济走向了衰退
C.美国借马歇尔计划加紧向西欧进行资本渗透
D.马歇尔计划意图是帮助西欧国家恢复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