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有政治家认为,在国际危机最黑暗的时刻,杜鲁门表现出“黑夜里哈里的一点英雄形象”(莎士比亚《享利五世》中的一句话),他使盟友放心,让敌人胆寒。在该政治家看来,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
A.稳定西欧,遏制苏联B.复兴欧洲,缓和冲突
C.重建欧洲,维护和平D.武装盟友,拯救世界
2 . 美苏冷战引起二战后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系列矛盾与冲突。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3 . 1947年,马歇尔计划强调其目标是“战胜饥饿、贫苦和混乱”,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不去援助投票赞成共产党的国家。这反映出,该援助计划
A.只是无条件地援助西欧国家B.企图遏制东欧国家经济复兴
C.具有遏制共产主义的隐蔽性D.加剧了美苏间的军事对抗性
4 . 1948年,美国国务卿公开表态:“要是美国不支持欧洲进行自助,走向暴政统治(即共产党执政)很可能是不能避免的。”美国官方做出这一表态最有可能是因为
A.德国分裂冲击了欧洲局势B.马歇尔计划遭到怀疑
C.杜鲁门企图建立暴政统治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要建立和维护一个“势力范围”,以确保国家安全,并努力扩展 自己的势力范围,而美国为了抵制“共产主义威胁”和“领导”世界则力图削弱乃至击垮苏联。 一个极力地伸张“共产主义”,建立社会主义阵营;一个极力地维持资本主义世界的完整性, 推广美式民主制度。

——摘编自任海滨《浅析美苏冷战的起因》

材料二   二战后,发展壮大起来的第三世界国家自从登上国际舞台,就把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及平等权益作为重要目标。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等集体斗争的方式为变革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成为推动国际 关系民主化的一支主力军。同时,欧盟、日本等美国的传统盟友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自身实力 的增强,也越来越增强了反对美国独霸世界、争取成为未来多极格局中独立一极的意识,纷纷在改革联合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设想和努力。此外,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大国也成为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李慧颖 《论冷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及其演变趋势与动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冷战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展变化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转引自《中国还能不能说“不”》

材料二   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摘自习近平在2019年3月26日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1)阅读材料一,列举70多年前西方国家挑起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几个典型史实。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现实,指出当前人类面临哪些“全球性挑战”。
(3)阅读材料二并结合近年来我国领导人的外交活动,为了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提出了怎样的中国智慧或方案?(用凝练语句高度概括)
7 .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为此,二战后美国在西欧(  )
A.实施马歇尔计划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与社会主义苏联对抗D.出台杜鲁门主义
8 .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与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饱经沧桑的城市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1946年3月的这次演说
A.确立了以美苏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系
B.宣示了力主遏制共产主义的“杜鲁门主义”出台
C.揭开了美国及其盟友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
D.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遏制苏联,不再对德国嫉恶如仇,而是扶植德国。它设法重建资产阶级政党,力图保持德国原有工业结构、复兴德国经济,同时积极策划美占区与英法占领区的合并。法国在70年中3次受德国之害,对德国的东山再起最为警惕。为了保证自己在西欧的地位,法国力主分割德国,拒绝西方3区合并,但是这种对德强硬政策缺少相应的实力作基础。当时的法国实际上已经沦为二流国家,战争的破坏和战后初期的困难使法国不得不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材料二   戴高乐主义的根本立足是实现欧洲联合。戴高乐多次谈到法国在欧洲统一中的作用,认为欧洲的复兴必先有法国复兴。为此,法国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1960年,法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果断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积机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卫体系。戴高乐认为,美国不能包办欧洲对苏政策。欧洲,特别是法国,应该发挥独立作用。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戴高乐十分重视法德关系,认为法德和解和联盟是欧洲联合的基础,可以保障欧洲政治的独立性。

——以上材料均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处理战败国德国的问题上,美法两国的主张有何不同?材料一反映了战后初期美国和西欧怎样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戴高乐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10 . 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马歇尔”。由此得出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欧洲经济B.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C.实施杜鲁门主义D.稳定世界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