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美国一份1956年的文件指出:“如果苏联(在奥运会上)战胜美国,那么,这不仅仅是体育比赛的胜利,在苏联人看来,它向世界所展示的是共产主义的活力、希望,而失败的美国所代表的则是腐朽、堕落。”这反映出(     
A.美国官方冷战思维强烈B.苏联综合国力不断下降
C.美国在对峙中处于劣势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22-07-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3 .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推动达成了这一协定:除古巴以外的所有美洲国家自筹资金约800亿美元,美国提供外来资金200亿美元的一半,在拉美建立“争取进步联盟”。这一做法(       
A.体现了美国的冷战政策B.加剧了南北美洲的对立
C.丰富了美国的扶贫方针D.激发了拉美的民族情绪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的结束,消除了法西斯的威胁,但是对抗并没有因此终止。苏联尽管在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损失,但是也因战争而大大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时间成为欧洲无可匹敌的巨人,欧洲,尤其是一直持反共立场的丘吉尔领导的英国将苏联的强大视为头号威胁。与此同时,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试图主宰整个世界的野心极度膨胀。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进行遏制和苏联进行反遏制的进程由此开始,双方尽管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形成了长时间的冷战局面。

——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材料二   二战后的欧洲,可谓千疮百孔,经济凋敝,城乡残破,百废待兴。美国人正是利用这一机会,不遗余力地实现对欧洲尤其是西欧的控制权。冷酷的现实使英国自身也面临危机的边缘。这样,美国借机开展了对西欧的再次“援助大行动”。正是这种“援助”,最终使西欧坐到了美国人的船上,西半球的美国人成了西欧人的盟主。

——摘编自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欧洲面临的紧迫任务,并列举美国为此采取的重要举措。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初期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特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0年,美国主持成立“自由欧洲委员会有限公司”,拨出1000万美元成立自由欧洲电台。在短短几年里建立了29个播送站,用16种语言广播宣传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美国此举意在
A.推进实施马歇尔计划B.抵制共产主义
C.缓和东西方紧张局势D.加强国际交流
6 . 1957年初,美国国防部与负责可口可乐广告营销的"杰米·汉迪"公司签订合约。该公司很快策划出一套系列宣传片,名为"为自由而战”。宣传片的主题涵盖挑战(共产主义)、宗教、经济秩序、教育、公民、社会秩序法律和规则等多个领域。这表明
A.美国试图通过广告扩大贸易范围B.美国欲借助商品渗透冷战思维
C.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外交的白热化D.冷战对峙完全渗入到民众生活
2022-02-09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双辽市一中、大安市一中、通榆县一中等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部通过实施对外粮食援助项目以缓解农产品过剩问题。到60年代以后,此类项目已转由外交部门主导,而且对越南共和国、韩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地的援助总额大幅度提高。这些变化主要表明,美国
A.政府机构职能发生显著变化B.冷战重心发生了重大变化
C.科技革命提高了农产品产量D.经济援助的政治色彩增强
8 . 下图是美国里根政府对阿富汗的无偿援助与贷款趋势图(数据来源:美国国家统计局。)美国此举
A.试图颠覆阿富汗政权B.彰显美国的霸主地位
C.意在向苏联施加压力D.配合马歇尔计划实施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   获取政治资源是美国历届政府对外战略的核心思想。美国建立之初,出于巩固国家独立、扩大版图的需要,把在美洲大陆的领土扩张作为战略重点,对外政策奉行孤立主义原则,排斥欧洲列强对美洲大陆事务的插手和干预。美国打着“泛美主义”的旗号, 迫使欧洲殖民国家从拉美地区退出,又使用“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将拉丁美洲变为它的后院,到19世纪中叶,美国已基本完成在北美大陆的领土扩展。内战后的19世纪末,美国逐步把目光转向海外,亚洲远东地区成为美国率先觊觎的目标。美国在 1899 年底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利益均沾”。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独立地奉行帝国主义大国侵略中国政策的开端,也是美国夺取海外政治资源的开始。美国出于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更多地注重于掠夺原材料、商品销售市场以及资本输出场所等硬性政治资源;重视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质资源的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进入了其历史上第三个扩张时期,即全球扩张和称霸时期。杜鲁门政府制定了美国第一个具有全球战略性质的国家安全战略,也就是遏制战略。遏制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全球争霸和冷战的开始。为了同苏联争取世界霸权,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军事集团控制欧洲,还通过操纵联合国来为其遏制共产主义、实现全球争霸服务。

---摘编自梁长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政治资源的掠夺与开发》


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美国掠夺政治资源的主要阶段及每个阶段的核心思想。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掠夺政治资源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二   至8月4日、公路和水路交通也被彻底封锁,西柏林250万居民和西方占领军的生活面临严重困难。这也是冷战进行以来美苏之间的第一次直接对抗,形成了战后东西方之间的第一次冷战高潮。1949年5月12日,苏联和西方三国同时解除封锁和反封锁。5月23日到6月20日,根据解除封锁的条件,四国外长会议在巴黎举行讨论德国问题的会议。然而,会议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摘编自陈开仁《冷战——实力与谋略的较量》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挑起冷战的缘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采取冷战“攻势”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次“直接对抗”事件的名称及其主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你对冷战下国际关系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