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1947年2月,英国政府给美国国务院发了一份电报,声称:“从4月起,英国不能再承受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负担。”这实际上等于向美国说,英国正准备撤离地中海,如果他们不去填补这个缺口,它就要被俄国人填补。据此可知
A.英国挑唆是美苏关系破裂的根源
B.英国撤离地中海维护了地区和平
C.美国政府被迫接受了英国的请求
D.希土危机推动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2 . 二战以后,为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美国发起了“冷战”。“冷战”兴起的标志是
A.雅尔塔会议的召开B.铁幕演说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2020-03-1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着国家的国际地位,二战后美苏国家综合实力相抗衡,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世界格局—冷战。冷战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B.战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与经互会的成立
2020-02-2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马歇尔1947年6月5日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解决方法在于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并且重建欧洲人民对于他们自己国家的经济前景的信心,并相信欧洲是个整体。”“这个项目必须是一个联合体,即使不是被所有欧洲国家赞同,必须被一些欧洲国家赞同。”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A.客观上推动了西欧国家联合B.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
C.稳定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秩序D.重在利用西欧削弱苏联实力
5 . 1948年6月24日,苏联切断德国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停止蔬菜和其他食品供应,形成了战后轰动世界的第一次柏林危机。不过,苏联一直开放着空中通道,使美国的大规模空运得以实施,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强迫苏联解除封锁。这表明
A.冷战态势尚未形成B.两极格局正式确立
C.美苏对峙中保持着理性D.柏林危机中美国占优势
2020-02-03更新 | 687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为此,美国提出了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成立北约D.成立经互会
2020-01-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表明双方
A.准备再次合作,和平共处B.制定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战略
C.矛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D.接受了中国的“求同存异”主张
2019-12-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大足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冷战时期,美国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三类:民主国家、共产主义国家和夹在中间的第三世界国家。冷战结束后,更是将世界简单地划分为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社会主义的南联盟显然被划在了后者的行列,并在美国主导下,北约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这说明,在冷战结束后
A.国际上意识形态领域分歧在淡化B.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
C.美国反共产主义意识并没有弱化D.民主化已成世界政治发展的大势所趋
9 . 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说明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修建柏林墙                                   划定三八线                           组建北约
A.美苏两极对峙B.两极格局瓦解
C.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10 . 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
B.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
C.宣告“冷战”开始
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