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使用“自由世界”和“西方”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如下。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88年使用次数1993年使用次数
自由世界183111
西方82231

A.两家报纸不再受冷战影响
B.冷战结束、两极对峙格局瓦解
C.西方国家数量增加
D.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2 . 回顾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中印、中俄等周边难题的妥善处理,专家认为,这一系列外交成果的取得要归功于党和政府对时代因素的准确把握。这里对“时代因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国际环境趋于缓和
B.周边环境全面改善
C.新型外交理念的践行
D.摒弃意识形态的纠缠
2019-03-1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质检(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3 .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二战”后存在了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
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4 . 下表是美国部分媒体和国会使用“自由世界”、“西方”一词的使用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A.美国社会与政府意识不同步B.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深
C.世界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D.互联网快速发展影响舆论
2018-04-0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G10教育联盟2018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下列关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
C.当前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6 . 下表是美国亚瑟莱维特公共事务中心1993—2012年就“俄罗斯精英视角下美国对俄敌对与友好程度”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反映了俄罗斯人
咨询答案1993(%)2004(%)2008(%)2012(%)
非常敌对32.217.86.3
中立态度294825.330.8
相当友好55.517.83.723.3
很难回答32.80.41.7

A.试图化解与美国的根本分歧
B.希望被西方认可和尊重
C.认识到北约军事威胁的减弱
D.延续了战后的冷战思维
7 . 观察下面《美英法德军事开支与国民收入总值比率》,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
1990年5%4%4%3%
1999年3%3%3%2%

A.和平主义思潮发展
B.冷战局面的结束
C.西方优势逐渐加强
D.世界多极化发展

8 . 材料: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20世纪是个极端的年代,“这个世纪激起了人类最伟大的想象,同时也摧毁了所有美好的设想”。他创造性的提出“短促20世纪”的概念,并把它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大灾难时期、黄金年代和“天崩地裂”时期(70年代初期以后到90年代初)。

英国哲学家伯林:“我的一生——我一定得这么说一句——历经20世纪,却不曾遭逢个人苦难。然而在我的记忆之中,它却是西方史上最可怕的一个世纪。”

西班牙人类学家巴诺哈:“在一个人的个人经历——安安静静地生、幼、老、死,走过一生,没有任何重大冒险患难——与20世纪的真实事迹……人类经历的种种恐怖事件之间,有着极为强烈显著的矛盾对比。”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述须史论结合)。

9 . 巴黎公社在历史上昙花一现;苏联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实践者,但由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最终在1991年解体。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出现“挫折”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B.未建立强有力的政权
C.生产关系影响的结果D.国际敌对力量的破坏
2017-04-1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冲刺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10 . 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对峙、新兴力量兴起到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并出现多极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材料二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

材料三   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可见苏联在二战中崛起后没有延续反法西斯同盟的惯性进入既有的世界体系,而是另组一个针对西方的社会主义阵营。

——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

材料四   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国无力同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科索沃战争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美国在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重新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美国的智库估计,在2015年以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

——李景治《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的新变化》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派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冷战”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3)材料三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亚洲地区为例,举例说明。
(4)据材料四,概括“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并指出美国推行这一目标的有利条件。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面对国际格局的新挑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