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0 道试题
1 . 安史之乱后,南方有户184万,垦田162万顷。按相同的标准,如果此时继续推行租庸调制,可得租330万石米,而实行两税法,则可得1620万石米。故当时尽管受到一些人的反对,德宗还是坚决实行了两税法。由此可知(     
A.推行两税法是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经济重心南移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
C.南方地区是国家赋税收入主要来源D.推行实物税收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023-08-15更新 | 1155次组卷 | 20卷引用:16·选必一第16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2 .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以上说的是哪种工具
A.水车B.筒车C.翻车D.水排
3 . 宋代政府重视对外贸易,不仅向外国商人开放仕途,还制定了保护外商合法权益的法律,如《户婚律》中对外商来中国经商死后的财产处理作了专门规定。这反映了宋代(     
A.抑商政策有所松动B.民族交融出现新突破
C.海陆丝绸之路兴盛D.工商业占据主导地位
2023-07-27更新 | 36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许多考古学文献中,使用“新石器革命”(Neolithic Revolution)一词描述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对这一词语中“革命”的正确理解是(       
A.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B.原始商人的出现
C.青铜铸造技术的产生D.早期文字的形成
5 . 唐代传奇小说《李娃传》中描写道:“久之日暮,鼓声四动。姆曰:‘鼓已发矣,当速归,勿犯禁!,”史载,唐玄崇的五弟季隆业也曾因夜间违反宵禁制度而受到惩罚。据此可知,唐代(       
A.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B.严格限制贵族阶层特权
C.政府对城市管控严格D.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2023-06-20更新 | 27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许下屯田,第二年,下令“州郡例置田官”,把屯田推广到其他地区。政府将招募或强制迁移的流民“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司马之上逐级为屯田都尉、典农中郎将或典农校尉,中央则为大司农总领,自成一系统,不属于郡县,政府对屯田民众收取50%到60%的田租。屯田的推行(     
A.减轻了屯田民众的田租负担B.不属郡县不利于中央集权
C.保证了社会生产的基本进行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7 . 明朝时期实行朝贡贸易,诸国进贡携带的物品分为三类:一是国王贡献方物,名曰正贡;二是国王附搭品,名曰附来货物;三是使臣自进贡物。贡船附载来华的货物,不论在会同馆或市舶司所在地出卖,多不向外商征税,而且还大加赏赐。这种“贸易”形式的影响是(     
A.阻止西方的经济侵略B.加速自然经济的解体
C.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D.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
8 . 明代货币史经历了一个从铜到钞,再到铜、钞、银兼行,最后白银升为主币的过程。正统元年,英宗面对宝钞滞行状况下令“弛用银之禁”,“一条鞭法”后,白银取得合法货币身份。白银成为明代主要流通货币的根本原因是(     
A.明代钞币体系的崩溃B.大量国外白银的涌入
C.资本主义萌芽的需求D.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
9 . 钱穆在《中国历史精神》中说:“田赋制度规定了一定的税额,往往推行到数百年,皇帝不能变,宰相不能更,管理征收田赋的有司只知依律执行,谁也不能变动它。”此例可以用来说明他下列观点中的(     
A.中国历史上皇帝的上谕,其实是由宰相做主的。
B.经济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占最重要的地位。
C.中国传统向来主由“学术指导政治”,绝非由政治来指导学术的。
D.小国宜人治,大国宜法治,中国政治偏向法治,有它内在的原因。
2023-04-09更新 | 515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1)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陆世仪(1611—1672年)在《论钱币》中记载,当时江苏一些商人需要携带巨额金钱去京师,即“委钱于京师富商之家,取票至京师取值,谓之‘会票’,此即飞钱之遗意”。这表明当时(     
A.商人间契约应用广泛B.汇兑方式在商贸中采用
C.民间资本性借贷盛行D.纸币已被社会普遍接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