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是我国商品生产和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从1853年至1863年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该现象反映
A.银行制度取代传统汇兑模式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清朝政府压制商品经济发展D.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
2020-10-17更新 | 450次组卷 | 35卷引用:安徽省涡阳一中2018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2 .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潮流出现的根源是
A.分封制宗法制瓦解B.富国强兵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思想碰撞D.铁器使用牛耕推广
2020-10-17更新 | 391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农耕规模缩小,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重要产粮区。这表明
A.军事战争决定经济兴衰
B.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C.南方农业技术更加先进
D.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4 . 唐代的“市”由“市令”专管或地方官兼职掌控,并规定“诸非洲县之所不得置市”;宋代“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务”成为各级地方市场管理和税收机构。这反映出
A.政府社会控制加强B.坊市制度日益完善
C.重衣抑商政策瓦解D.政府市场观念变化
2020-10-13更新 | 254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西汉更赋表,从如表可以看出,以钱代役
A.强化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B.改变了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生产时间D.防止了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的出现,表明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宽松环境利于商业繁荣
C.官营手工业的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改变
2020-10-05更新 | 5256次组卷 | 57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五完全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B.减少犁耕依赖C.生产日趋专业化D.注重精耕细作
2020-09-22更新 | 207次组卷 | 60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初唐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日夜》描写了唐都长安城元宵节的盛景,“星桥铁锁开”、“金吾不禁夜”中唐诗人王建的《夜看扬州市》则有“夜市千灯照碧云”、“犹自笙歌彻晓闻”的诗句,描写了扬州城的繁华,这反映了唐朝
A.商品种类的丰富B.诗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C.城市管理的变化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
9 . 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2020-09-18更新 | 382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东汉错银饰青铜牛灯,1980年在今江苏扬州邗江甘泉山出土,现为南京博物院标志性文物。其结构可分为灯座、灯盏、烟道三部分。灯座为一头伫立状的黄牛,灯盏的外观如一座亭子,烟道为一弧形圆管,成为灯盏与牛腹之间的通道,在牛腹中储以水,烟炱即可溶于水中。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东汉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②可以窥见普通百姓日常社会生活的一面
③造型艺术体现古代的农耕文化和环保意识
④说明当时扬州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