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2 道试题
8-9高一·广东汕头·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精耕细作的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021-03-18更新 | 255次组卷 | 83卷引用:2011届安徽省百校论坛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3 .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由李冰主持修建、惠泽中华民族两干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的水利工程是
A.灵渠B.都江堰C.郑国渠D.白渠
2021-03-11更新 | 880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加学校2017高三第一学期10月考模拟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出现了文人经商风潮,对文人学士而言,通过文字谋利,是他们比较容易参与的商业行为,于是一批士人书商出现了。大量文人在自己熟悉的图书领域寻求生计,进一步加速了书籍商业化的程。此时出书品类繁多,数量庞大,鸿篇巨制频现,无论经史,还是日用类书、通俗小说,都以惊人速度发展。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皆为重镇,常熟、湖州等地也在书籍出版领域拥有无法替代的特殊地位。借助江南地区优良的水路交通条件,整个区域联结成成熟而活跃的书籍刻印出版和消费市场,并与福建、江西、两湖、江北、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等地域形成全国性的书籍交流网络。

——摘编自章宏伟《明中后期江南出版业的勃兴》等

材料二   甲午战后,维新志士以报纸、期刊、图书为宣传工具,输入西学,启蒙新知,一时间,出现了国人争相办报的热潮。1900-1911年,中国通过日文、英文、法文共译各种西洋书籍至少1599种,超过此前90年中国译书的总和。庚子以后,清政府改革教育,变更学制,特别是废科举兴学堂,带来了庞大的教科书市场。一些民营出版机构抓住机遇,编写了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教科书,如商务印书馆陆续出齐了成套的《最新教科书》,因销路十分广泛,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出版机构。1902年,梁启超提倡“小说界革命”,揭开了小说出版史的新篇章,其表征是小说出版的蔚为壮观,1903-1911年的9年间就出版、翻译小说2377种。清末民营出版业的崛起,使之成为了清末三足鼎立的出版主体之一。

——摘编自吴永贵《论清末民营出版业的崛起及其意义》等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中国图书出版业整体出现加速繁荣的态势。到2013年,中国的传统出版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印刷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三,在世界出版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在当代中国,出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能够起到凝聚民心、鼓舞士气、振作精神、形成合力的作用。

——摘编自周蔚华《重新理解当代中国出版业》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后期江南出版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营出版业崛起的背景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出版业发展繁荣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为元代王祯《农书》所绘的高转筒车,它藉助湍急的河水冲动,提水高度较一般筒车加大,适用于水低岸高的山地、丘陵地区。高转筒车的出现
A.源于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理论创新B.表明农业生产需求促进农具改进
C.代表古代农业灌溉技术最高水平D.有利于古代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
2021-03-09更新 | 529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1届高三一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秦汉实行分成租制,不论田亩多少,只看实际收获量,田租按比率缴纳,秦为“什一之税”,汉曾“十五税一”后为“三十税一”。到了三国时期,定额租制全面确立,即每亩征收的田租数额固定不变。这一转变
A.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B.促进了土地单产的提高
C.进一步激化了人地矛盾D.推动了犁耕技术的成熟
7 . 商鞅变法时,“舍地而税人”,征收赋税,不税田亩而税人丁;唐朝中期,宰相杨炎改革,“舍人而税田”,征收赋税,不税人丁而税田亩。推动赋税征收标准变革的主要因素是
A.改革者的个人意愿B.土地所有制的变更
C.社会形势的变化D.弥补财政的亏空
2021-02-05更新 | 1332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与文化无疑具有阶段性的总汇性质;也必须注意到,这一时期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准备了运作机制。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活性因子”的有
①市民阶层的壮大②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④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09更新 | 4566次组卷 | 49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五完全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北魏时期的均田制,奴婢可与良人(自由农民)同等受田;隋代的均田制则取消了奴婢受田的规定。这一调整旨在
A.推动农业经济的恢复B.改革赋税征收的制度
C.打击士族阶层的势力D.强化对奴婢人身控制
2021-01-01更新 | 227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示范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10 . 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州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     
A.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客观上顺应了新航路的开辟D.促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020-12-29更新 | 748次组卷 | 3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