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元明清以前,“广东民贫,丰年尚有不足”不绝于记载。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广东的经济区位发生了深刻变化,雨热足、物种多、濒临沿海、境内交通水网丰富、海洋经济多元结构等诸多优势终于迸发式地发挥出来,一跃而崛起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区。这一变化主要缘于广东地区
A.自然资源的丰富B.北方人口的南迁
C.社会秩序的稳定D.对外贸易的发展
2022-06-05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2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戏场原为临时性设置,宋朝时形成了“逢场作戏”现象,即每逢市集,都有演戏活动,郊区的皇家园林在对外开放时,艺人商贩可以临时作场演戏,城内的瓦肆勾栏成为作场演戏的常设场所。“逢场作戏”的出现表明宋朝
A.奢靡之风盛行B.城市商业经济发展
C.坊市制度瓦解D.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秦律·金布律》规定“有买及卖也,各婴(挂)其贾(价)”,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受钱必辄入其钱缿(陶制容钱器)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赀(罚)一甲”。这一规定说明
A.政府对市场交易的管理严格B.重农抑商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C.秦朝法律形式主义色彩浓厚D.民间商品交易市场乱象丛生
2022-06-03更新 | 551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2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东汉初年,政府数次推行“假民公田”政策:“其令郡国募人无田欲徙它界就肥饶者,恣听之”;“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予粮种,各尽地力”。该政策
A.推动了区域间平衡发展B.加快了土地制度的创新
C.制约了社会的长效发展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恢复
2022-05-31更新 | 43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清代,在江南的苏州、南京、镇江、杭州等地的丝织业中流传着“商人积丝不解织,放与农家预定值”的诗句,商人已经渗透到丝织户;“账房”(管理钱财货物出入的地方)形式的包买商制度在部分地区甚至取得了支配地位。材料可以说明
A.商业资本垄断经济B.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C.商人拓展投资渠道D.抑商政策形同虚设
2022-05-31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考考前诊断预测卷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中期,一些原本只能由皇室、贵族和官员才有资格享受的衣食住行也逐渐走向商业化和世俗化。万历年间编纂的《通州志》记载,该地之前在饮食上很简朴,“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但如今“无故宴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富裕人家竞尚奢华,明朝文人张翰在《松窗梦语》中说“国潮士女服饰,皆有定制。洪武时律令严明,人遵画一之法。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今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崇尚服饰奢华成为一种时髦。房舍等第之分不断被突破,江南地区兴起了“园林热”。明人所著《建业风俗记》记载,之前“富厚之家多谨礼法,居室不敢淫”,而到嘉靖末年“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费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一些钟情山水的文人或结伴或独行,遍游山川,出现了徐霞客等一批旅行家和沈周、唐寅那样喜欢自然山水的画家。

——摘编自陈忠海《回看历史,大明朝因忽视“供给侧”错失机遇》


从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阐述。(要求:写出信息,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5-29更新 | 321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广德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据记载,先秦时期丝绸生产已经兴起。从丝绸遗址分布看,黄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川蜀盆地以及华南地区丝绸业出现比较早。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因素,丝绸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纺织工具不断革新,在魏晋南北朝,丝织物品已经达到20多种。魏晋之后,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到宋朝,江南地区成为全国丝绸重要的产区。明清时期,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丝绸贸易成为我国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

——摘编自朱新予《中国丝绸史》

材料二   1718世纪,大量的中国丝绸运往欧洲,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给他们带来了关于中华帝国的形象化的联想。加上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来华经商商人的渲染,一股对中国丝绸的狂热爱好便席卷欧洲,从而形成了“中国风”。在18世纪因法国路易十五的提倡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并迅速传播。“中国风”主要体现在18世纪的法国,里昂、都尔等城市是这类丝绸织物的生产重镇。

——摘编自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丝绸中的“中国风”》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丝绸开发利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欧洲丝绸业流行“中国风”的背景和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清之际“天下之士多出于商”,一些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在中国士农工商的缝隙中形成了特殊的儒商、绅商群体。这可以说明当时
A.重商主义蓬勃发展B.传统义利观已难以维系
C.阶级结构发生质变D.社会蕴含转型的内动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21年7月,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入遗。它见证了泉州古城在10~14世纪海上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繁荣。下列关于“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叙述错误的是
A.反映了日升昌票号“汇通天下”的繁荣
B.指南针的发明应用为之提供了技术保证
C.中国商品远销亚洲、东欧、北非等地区
D.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
10 . 地图是研究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史料。对下图反映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东汉时期五胡迁入汉族活动区B.西晋时期北方人民迁入江南
C.东晋时期北方出现十六国D.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