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32 道试题
1 .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特许设立了-个对外贸易机构,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并管理外国商人。这一机构是(     
A.宣政院B.市舶司C.广州十三行D.军机处
2 . 《管子·立政》中说道:“工事竞于刻镂,女事繁于文章(华丽的色彩和纹样),国之贫也;工事无刻镂,女事无文章,国之富也。”这一言论旨在(     
A.强调手工技术的实用价值B.鼓励“男耕女织”
C.宣扬纺织劳动的实践意义D.追求“富国强兵”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税务所细节图

《清明上河图》中的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在城门内侧布置了一间税务所,向过往商人征收商税。
据此,有的学者认为,这一细节“真实地反映了宋徽宗朝初期已日渐衰败的军事实力和日趋淡漠的防范意识”。
有的学者则认为:“张择端其实是用画笔说明宋代东京城的开放性与宋政府对于商品税的重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晰)
4 . 安史之乱后,南方有户184万,垦田162万顷。按相同的标准,如果此时继续推行租庸调制,可得租330万石米,而实行两税法,则可得1620万石米。故当时尽管受到一些人的反对,德宗还是坚决实行了两税法。由此可知(     
A.推行两税法是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经济重心南移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
C.南方地区是国家赋税收入主要来源D.推行实物税收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023-08-15更新 | 1148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明嘉靖年间,徽州巨商阮弼经商于芜湖,设“染局”,汇工达千人,使本已有十几家染(作)坊且初具规模的浆染业迈上新台阶。这表明当时该地(     
A.是徽商的活动中心B.是全国纺织业龙头
C.海外贸易非常繁荣D.出现新的经济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南宋陈耆卿曾写道,“古有四民:曰士,曰农,曰工,曰商。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贸。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材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导致职业观念的转变B.南宋已出现“工商皆本”的先进观念
C.重农抑商政策在民间贯彻执行不力D.南宋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7 . 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D.商业活动的衰退
2023-06-09更新 | 9817次组卷 | 6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代中叶冀鲁豫三省商业城镇空间分布图


——许檀《明清时期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


根据图片信息,指出清代中叶冀鲁豫三省商业城镇分布的两个特点,并分别予以说明。
2023-10-28更新 | 178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魏晋南北朝时期,工匠们都有专门的匠籍,一入匠籍便终身不得改业;唐代出现了“纳资代役”,即缴纳一定量的货币代替服役;“和雇制”,官府出钱雇用技工、民匠从事劳役制作的制度也得到了推广。这一变化(       
A.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B.体现了租庸调被两税法取代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扩大了官营手工业规模
10 . 明末,市面上出版了《天下水陆路程》《天下路程图引》等一类由商人编撰的书籍,介绍了国内主要的水陆交通要道。有的书后还附有一些诗文,描述商旅艰辛。这反映出当时(     
A.地理知识受到关注B.商人支持出版事业
C.长途贩运贸易兴盛D.经世致用思想传播
2023-06-04更新 | 78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6月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