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32 道试题
1 . 如图为明代著名画家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局部),生动地描绘了明朝后期苏州的繁盛景象。从画卷中可以看出(     
   
A.明代对苏州工商业发展的重视B.新兴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
C.商业的繁荣及市民生活的丰富D.明朝时期对外贸易的繁盛
2023-05-2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担

材料一   广州市舶司旧制,帅臣漕使领提举市舶事,祖宗(宋太祖、宋太宗)时谓之市舶使。福建路泉州,两浙路明州、杭州,皆傍海,亦有市舶司。崇宁初,三路各置提举市舶官,三方唯广最盛……北人过海外,是岁(一年内)不还者,谓之“住蕃”,诸国人至广州,是岁(一年内)不归者,谓之"住唐"。广人举债总一倍,约舶过回偿,住蕃虽十年不归,息亦不增。

——摘编自[北宋]朱或《萍洲可谈》

材料二

史料出处
崇宁五年(1106年)三月四日,广州市舶司旧来发舶(民间商船),往来南蕃诸国博易回,元丰三年旧条,只得却赴广州抽解(交税)……《宋会要·职官》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七月七日,秘书少监知广州陈世卿言,“海外蕃国贡方物至广州者,自今犀象、珠贝、拣香、异宝,听赍赴阙……赐予所得贸市杂物则免税算”《宋会要··蕃夷》
景德四年(1007年)七月甲戌,真宗命内侍高品周文质为广州驻泊都监,谕之曰:“番禺宝货所聚……南宋《续资治通鉴长编》
市舶司掌市易南蕃诸国货物航舶而至者。初于广州置司……以金、银、缗钱、铅、锡、杂色帛、精粗瓷器市易香药、犀、象、珊瑚、琥珀、珠啡、宾铢、璧皮、玳瑁、玛瑙、车渠、水精、蕃布、苏木之物《宋会要·职官》
南海(北宋广州),广东一都会也……海舶贾番,以珠犀为之货,丛委于地,地大物夥,号称富庶明代《广东通志》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北宋时期广州海外贸易状况出现的原因进行解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朝时期铜钱因正常贸易或走私向外输出极多,以致国内铜钱流通不足,发生钱荒。史载南宋时有大臣认为“藩舶巨艘……贩于中国者皆浮靡无用之异物,而泄于外夷者乃国家贵之操柄。所得几何,所失者不可胜计矣”。这表明(       
A.海外贸易直接推动了纸币的产生B.部分官员认识到外贸关乎国家安全
C.走私活动是引发钱荒的主要原因D.宋代铜钱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
4 . 《公羊传》记载,“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司空谨别田之善恶,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二岁一垦,下田三岁一垦……三年一换土易居”。这一做法(     
A.促进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B.不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体现了土地经营的公平性D.降低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5 . 如图安史之乱后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说明当(     
A.经济遭到重大破坏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
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D.草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
6 .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许下屯田,第二年,下令“州郡例置田官”,把屯田推广到其他地区。政府将招募或强制迁移的流民“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司马之上逐级为屯田都尉、典农中郎将或典农校尉,中央则为大司农总领,自成一系统,不属于郡县,政府对屯田民众收取50%到60%的田租。屯田的推行(     
A.减轻了屯田民众的田租负担B.不属郡县不利于中央集权
C.保证了社会生产的基本进行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春秋到清末,黄河水道有6次大的变迁。第一次发生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决口,经河北省盐山县入海,《水经》上称之为“大河故渎”;第二次发生在王莽建国三年,当时黄河主流迁徙到魏郡,经清河、平原、济南到千乘;第三次发生在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河水渍决造成新的河床,分成东、北两支,分别从河北青县和山东无棣入海;第四次是阳武故堤溃决,此时黄河之水进入淮河;第五次是元世祖二十六年(1289年),黄河之水全由淮河承受;第六次发生在清咸丰三年(1853年),黄河再次改道北徙,从济水入海。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黄河治理进入了新的阶段。从1950年开始,河南省先后开展了三次大规模复堤运动,到2020年年底,黄河河南段基本建成了标准化堤防。人民胜利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工程,20011231日,小浪底水利枢纽全部竣工。黄河小浪底水利框纽是黄河干流上又一个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调查表明,自2019年以来,河南省黄河沿岸的13个省辖市(示范区)的森林覆盖率、水土保持率等生态环境质量指标逐渐向好。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苏武江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黄河治理》


结合历代治理黄河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23-04-05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3届高三模拟信息卷(六)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示为三国至宋代藏书家人数的变化(单位: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三国至隋唐

五代两宋

194

338


A.政治局势的稳定             B.科举考试的完善
C.印刷技术的进步D.市民文学的发展
2023-03-3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B2)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唐代法律规定,土地买卖行为必须得到家(族)长认可,同时直系亲属与邻居享有优先购买权,业主不得私自买卖;此外还有家庭财产继承的相关规定,“(家庭)应分田宅及财物,兄弟均分……兄弟俱亡,则诸子均分”。这些规定(     
A.加剧了土地兼并现象B.导致了均田制遭到破坏
C.瓦解了封建经济基础D.促进了自耕农经济发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国占据渭水中下游地区,这里土质好,灌溉便利,商鞅主持变法,主张治国“能事本而禁末者,富”,秦统一前夕,秦相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说:“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齐国多濒海之盐碱地,于是“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管仲改革期间,设工商之乡六,将士、农、工、商并列为国之四民。战国时期,齐国没有实行郡县制,地方行政偏向于分权,商业政策得以延续。

——摘编自周振鹤《假如齐国统一了中国》

材料二   元朝政府曾四次“禁商泛海”,但加起来不过十年时间,元朝大体奉行鼓励、支持海外贸易的方针。明朝建立后,朱元障“禁海外互市”,郑和下西洋停止后,朝贡贸易走向没落,私人海外走私贸易成为主要形式。1567年,明朝开放海禁,但对船只数目、贸易地点仍有严格规定,并严禁与日本贸易。清朝初年,为消灭郑成功势力,清廷实行禁止沿海人民出海贸易的政策,随着台湾被纳入清廷统治,海禁开放,同时进行又先后颁布了各种管理条例,对船的长宽、载量和可载人数等予以限制。

——摘编自陈高华等《中国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和齐国商业政策的不同,并概括导致两者差异的因素。
(2)有观点认为,元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是小农经济的必然产物。请表明你对此观点的态度,并结合材料二和元明清相关史实作简要说明。
2023-03-29更新 | 48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检测(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