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明朝中期对外贸易图
A.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形成B.世界各地的封闭状态被打破
C.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D.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已经具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鼓励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以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劳作也日渐普及。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A.交流使小农经济成为东西方当时主流的生产方式
B.东西方家庭生产模式的出现均源于生产力的进步
C.亚历山大帝国的远征推广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
D.男耕女织的分工构成东西方农业生产的最初形式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9-01-30更新 | 5318次组卷 | 7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平民地主中数百亩者已极罕见,上千亩者则尚无所闻,出现了“饶裕之家,劝令买地,多以为累,万金之子,身无寸土”的现象。对其解读合理的是,当时关中地区
A.重农政策未得到落实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农民起义冲击严重
D.土地负担相对较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史料记载,清初曾大肆圈占京畿地区汉族田地,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从顺治到康熙年间曾前后三次大规模进行类似的“圈地运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动因超过了政治动机
B.满足手工工场的发展需求
C.一度破坏了汉族农耕经济
D.大大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
6 . 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018-06-09更新 | 13944次组卷 | 120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