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北宋赋税结构表》(收入单位:万贯)。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租税(正赋)收入征榷(国家专卖)收入商税收入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997年)2408.11167.740061:39
天禧末(1021年)2641.22670.0120440:60
熙宁十年(1077年)2021.34248.4868.828:72
A.征榷收入增长说明抑商政策有松动B.农业税比例下降说明农民负担减轻
C.非农业税比例增加导致商业日益萎靡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赋税结构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该做法不利于经济发展B.该诏令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
C.商品交易趋向公平公正D.钱帛兼行顺应经济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代松江地区农家收支情况如下表所示,对下表中的现象解读最合理的是
明前期明中后期
东部西部东部西部
收入7.5两62.5两35两80两
支出21.88两68.65两31.25两74.6两
收支相抵—14.38两—6.5两+3.75两+5.4两
A.松江地区实现了均衡发展
B.引进作物新品种提高了粮食产量
C.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
D.市镇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2021-06-01更新 | 1243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B卷)
4 . 如表是以公元纪年为时间尺度,根据学者研究制作的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变化与粮食产量变化表。下列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公元)气候状沉冬半年平均气温与21世纪初比较增(+):减(—)粮食亩产量(与前一时期比较)增(+):减(—)
1—200年温暖期+0.30℃+22.9
210—560年寒冷期—0.47℃—2.3—0.4
570—770年温暖期+0.23℃+29.9
780—920年寒冷期—0.5℃—7.5
930—1310年温暖期+0.18℃+9.4
1320—1910年寒冷期—0.39℃+16.0

A.气候变化决定了封建王朝兴衰B.温暖期没有出现北方民族大规模南侵
C.粮食产量增长均出现于温暖期D.世界形势变迁影响粮食产量变化趋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晋时期
《清明上河图》描绘大量商人、商船、店铺画面北宋东京是繁华的商业都市
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了活字印刷术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印刷术

A.①B.②C.③D.④
6 . 下面是中国古代某-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对此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以庸代役利于保证农时B.魏晋时期开始实施该赋税制度
C.一年分夏秋两季征收税D.国家加强r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鼓励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以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劳作也日渐普及。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A.交流使小农经济成为东西方当时主流的生产方式
B.东西方家庭生产模式的出现均源于生产力的进步
C.亚历山大帝国的远征推广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
D.男耕女织的分工构成东西方农业生产的最初形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丝绸之路兴起于秦汉,此后一度衰落;隋唐时期再度兴盛起来;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萎缩,但海上丝绸之路却呈现繁荣景象;直到元朝,陆上丝路再度兴起;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完全消亡
B.丝绸之路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
C.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
D.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
2019-01-19更新 | 707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锦,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不是神仙,胜似神仙。”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2019-07-23更新 | 124次组卷 | 3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所示工具名为“桔槔”。《庄子》载:“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对“桔槔”解读正确的有

①桔槔最迟在战国已经出现
②桔槔是我国较早的灌溉工具
③与牛耕共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④反映了中央集权对农业的重视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