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宋明清时期江南苏州府市镇数量增长情况表。这一时期市镇的发展得益于(     
北宋元丰年间明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
吴县1---62
长洲县0-44125
昆山县0-54123
常熟县3-59830
吴江县0-43710
A.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B.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弛
C.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大上海计划”是南京国民政府为打破上海公共租界与法租界垄断城市中心的局面而制定的计划,从19297月开始实施。其实,一些有识之士早就萌生振兴华界、抗衡租界的民族复兴思想,早就开展了一些规划的努力。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大上海计划”被迫停止,但它的制定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新市区经济的繁荣,改善了城市居住和交通现状,凸显了进行城市规划的必要性与有效性,甚至对解放后进行的整体规划等都产生较强的示范作用。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汇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推行“大上海计划”的意义。
2023-03-2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五)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两汉史书中手工业发展的相关信息:
内容出处
“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满足指标),不合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桓宽《盐铁论》
“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经历郡国十九,杀东郡太守、汝南都尉。”(山阳、东郡、汝南皆为郡县名称)班固《汉书》
“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粗劣),贾(通“价”)或强令民卖买之。”司马迁《史记》
上述史料主要反映了汉代(     
A.垄断性经营破坏平等竞争机制B.官营经济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
C.官营手工业经营管理亟需调整D.私营手工业发展缺乏良好环境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试以一家计之:高、曾之时,有屋十间,有田一顷,身一人,娶妇后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宽然有余矣。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各娶妇即有八人,八人即不能无佣作之助,是不下十人矣。以十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吾知其居仅仅足,食亦仅仅足也。子又生孙,孙又娶妇,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然已不下二十余人。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鏖(泛指居民)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而死者之比比乎?

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曰:君、相有法乎?曰: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以君、相调剂之法也。

——摘自【清】洪亮吉《意言·治平篇》


围绕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就“人口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3-2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表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表中的变化反映了(     
朝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唐朝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形成草市
北宋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
A.政府扶持市镇经济发展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D.市镇成为城市和乡村的桥梁
6 . 距今约8000年前,中国原始农业产生(“南稻北粟”)。早期农业体系需要精准的农时,催生出早熟的天文学、敬天观和祖先崇拜,产生了“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观。这表明,我国的原始农业(     
A.促进了早期科技文化发展B.形成了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
C.催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D.加速了阶级和早期国家出现
7 . 明朝嘉靖年间,常州府江阴县有21市10镇,清朝道光时发展为36镇;苏州府的常熟、昭文县境内,由明末的9市5镇增加到乾隆时的34市8镇。有些大市镇经济实力雄厚,“一个湖州城,不及半个南浔镇”的民谚妇孺皆知。明清江南市镇的发展表明(       
A.江南经济得到持续发展B.政府对市场管控减弱
C.市镇成为正式行政建制D.改变了传统经济结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与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之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

——摘编自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

材料二   在灯火困难的古代,官方对于民众作息时间的管理,是一件关涉到“秩序”的大事。朱熹曾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所以饮食作息者,皆道之所在也。”北宋初,《宋刑统》明确规定:“犯夜(禁)者,笞二十。”后宋太宗仿照唐制,于东京城设置街鼓,在夜禁开始与终止时击鼓通报。宋仁宗时,夜禁仍然实行,但此时的东京城已“不闻街鼓之声”。北宋末,东京城的州桥夜市“直至三更”,马行街一带“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夜禁实际上已经废除,古代城市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变革得以完成。

——摘编自冯之余《古代中国的黑夜秩序》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初东京城实行夜禁制度的原因,并说明其废除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康熙中期,福建汀州府八县“膏腆田土,种烟者十居三四”。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A.出现了区域专业化生产B.经济作物面积超过农业
C.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D.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2023-02-25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春秋战国时期兴起了一些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城市。各国统治者居住的都城逐渐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其规模早已超过了西周礼制规定的“王城方九里”的限制。这些商业城市不仅有贸易分工十分细致的市场,还“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由此可推知(     
A.分封宗法已经崩溃B.农业获得重大发展
C.重农抑商遭到废除D.政局稳定国富民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