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3 道试题
1 . 有学者说:“清康熙朝开海贸易并设立江、浙、闽、粤四大海关,仅仅是恢复‘闽粤边海生民’的一条谋生之路,并征收海关税以益于“闽粤兵饷”,所以清朝制定以限制为基本特征的对外贸易法律就成为必然。”该学者意在强调清朝(     
A.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的一致性B.抑商政策因时局变迁而调整
C.限制了外贸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D.商人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2023-10-27更新 | 940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士的竹简,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其中有关于官营手工业管理的《工律》、工阮劳动定额的《工人程》、工匠劳动调度的《均工律》、考核工匠的《佚名律》,“工有不当,必行其罪,必究其情”。这些法律法规(     
A.反映了秦的暴政延伸到手工业部门B.提高了工匠们生产活动的积极性
C.表明秦创立了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D.规范了生产经营活动和组织管理
2023-10-20更新 | 1443次组卷 | 16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明朝外人来华贸易,必先进上贡品,然后才许互市。外人献上贡物后,明朝必还以更多的礼物。随同朝贡贸易来的商舶也给予税收优待。于是出现贡船不绝,市舶疲于应付的情况,朝廷只得对各国实行定期定额的贸易勘合制度。据此可知当时(     
A.朝贡体系走向瓦解B.外贸体制引发经济压力
C.传统经济竞争力强D.天朝上国地位受到挑战
4 . 唐代制度规定“非洲县之所不得置市”,而宋代形成了从草市、镇市,到州县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乃至全国中心城市的市场网络。这一材料可用于探究宋代(     
A.商业空间的变化B.江南经济的开发
C.阶层流动的方式D.海外贸易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下图。该材料可以用来论证(       
   
A.经济衰退影响地方行政设置B.移民多寡决定了机构设置
C.该地区已经成为独立行政区D.经济格局变动的历史进程
6 . 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D.商业活动的衰退
2023-06-09更新 | 8909次组卷 | 62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7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是宋明清时期江南苏州府市镇数量增长情况表。这一时期市镇的发展得益于(     
北宋元丰年间明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
吴县1---62
长洲县0-44125
昆山县0-54123
常熟县3-59830
吴江县0-43710
A.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B.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弛
C.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大上海计划”是南京国民政府为打破上海公共租界与法租界垄断城市中心的局面而制定的计划,从19297月开始实施。其实,一些有识之士早就萌生振兴华界、抗衡租界的民族复兴思想,早就开展了一些规划的努力。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大上海计划”被迫停止,但它的制定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新市区经济的繁荣,改善了城市居住和交通现状,凸显了进行城市规划的必要性与有效性,甚至对解放后进行的整体规划等都产生较强的示范作用。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汇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推行“大上海计划”的意义。
2023-03-2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五)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两汉史书中手工业发展的相关信息:
内容出处
“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满足指标),不合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桓宽《盐铁论》
“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经历郡国十九,杀东郡太守、汝南都尉。”(山阳、东郡、汝南皆为郡县名称)班固《汉书》
“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粗劣),贾(通“价”)或强令民卖买之。”司马迁《史记》
上述史料主要反映了汉代(     
A.垄断性经营破坏平等竞争机制B.官营经济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
C.官营手工业经营管理亟需调整D.私营手工业发展缺乏良好环境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试以一家计之:高、曾之时,有屋十间,有田一顷,身一人,娶妇后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宽然有余矣。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各娶妇即有八人,八人即不能无佣作之助,是不下十人矣。以十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吾知其居仅仅足,食亦仅仅足也。子又生孙,孙又娶妇,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然已不下二十余人。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鏖(泛指居民)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而死者之比比乎?

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曰:君、相有法乎?曰: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以君、相调剂之法也。

——摘自【清】洪亮吉《意言·治平篇》


围绕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就“人口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3-2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