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明是有结构的。任何一种文明,都有三部分组成:方式、精神和价值。方式涵盖了经济生活方式、家庭结构方式、社会组织方式、身份认同方式、政治管理方式等方面。价值就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信仰。精神表现为人本精神、现实精神和艺术精神。价值外化,就表现为精神。精神落实,就表现为方式。方式其表,精神居中,价值是内核,“是为文明素”。

——据易中天《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文明的结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7-08-10更新 | 327次组卷 | 9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六中学2017年高三5月月考文综合试题历史部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所示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间货物名称及输出国价值(银元)提示说明
1781~1790年中国茶叶9600多万每年从英国流入中国几百万银元
1781~1793年英国呢绒等1600多万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六分之一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B.自给自足特性使中国贸易出超
C.中国在中英贸易中保持逆差
D.英国尚未重视开拓中国的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朝《四方斋丛说》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两段史料包含的相同信息是
A.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B.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商品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